嘉義建地,嘉義市建地,嘉義縣建地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嘉義建地,嘉義市建地,嘉義縣建地.買嘉義可以分割臨路邊建地出售資訊.找便宜的嘉義建地買賣,嘉義建地出售.查詢嘉義建地買賣實價登錄行情,嘉義買建地,請指定嘉義建地網站-www.0988789188.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313315最後頁
共3395筆/共340頁
高雄巨蛋周邊房市交易熱絡 今年來每天超過1.8件成交2023/12/15發佈

期盼已久的台北大巨蛋終於正式啟用,房仲業者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盤點全台可容納萬人以上大型活動場館周邊房市。其中,高雄巨蛋交易最熱絡,今年到 10 月為止,已經達 541 件交易,平均每天成交 1.8 件;桃園市的國立體大體育館漲勢最驚人,近三年漲幅 57%。



高雄巨蛋周邊買氣暢旺,今年已超過 541 件交易,房價漲幅達 18.5%,漲幅位居 8 所大型場館中第三。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高雄巨蛋是舉辦演唱會、運動賽事的重要場地之一,周邊也是北高雄的核心發展區;且鄰近高雄捷運巨蛋站,並與三鐵共構的左營站僅相隔一站;此外,商圈生活機能佳,不僅有漢神巨蛋購物廣場,未來陸續將有更多百貨商場進駐,促進經濟繁榮。今年單價落在 28.6 萬元,與 2021 年相比有近兩成的漲幅,不過因地段精華及親民的房價仍磁吸不少民眾前往購屋置產。



房市交易量第二名則是台北小巨蛋,房市表現略勝台北大巨蛋。陳金萍表示,台北小巨蛋所處地段精華,周遭生活圈商業金融活動熱絡;加上有敦化國中小、民生國小等,明星學區的加持,深受高資產族群以及有設籍需求的家長青睞,也使周邊房市買氣穩定。



在全台 8 所大型活動場館中,房價漲幅最多的是國立體大體育館,三年房價漲幅高達 57.3%,直逼六成!陳金萍說明,位在龜山的 A7 重劃區的國立體大體育館,經常用於舉辦大型活動,區域內有桃園機場捷運體育大學站,擁有捷運優勢。加上產業專用區開發優勢,擁有佔地 17.14 公頃的「郵政物流園區」,以及「樂善科技園區」,面積約 22.23 公頃,串連林口工業區與華亞科技園區,也帶動產業聚落成形。



大量就業人口進駐也推升住居需求,讓該區域購屋需求穩定,房價也獲得支撐,平均房屋單價從 18.5 萬元迅速高漲至 29.1 萬元,漲勢凌厲。不過,以目前 2 字頭房價來看,仍是機場捷運沿線的房價凹陷區,因此,仍吸引當地就業人口以及雙北民眾進駐。



陳金萍指出,大型活動場館能匯聚人潮,也為周邊區域帶來商機,且大多鄰近大眾運輸系統,交通便利,生活機能通常不會太差,房價也相對獲得支撐。觀察全台 8 所大型活動場館,僅有台南市立體育場、高雄國家體育場的房價漲幅,遜於所在行政區的房市表現。不過,大型活動場館周遭的住宅仍有些缺點須留意,由於舉辦活動帶來的人潮,可能產生噪音或是讓周邊交通嚴重打結的狀況,若有意在大型活動場館周邊購屋的民眾,不妨多到附近走走看看、多體驗,才能在享受大型場館優勢下,也能買到符合需求的好屋。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住透天好奢侈?台南年輕房貸族近4成買透天2023/12/15發佈



台南今年前三季20~35歲的年輕購屋族,每三人就有一人購買透天厝。(圖片來源/台灣房屋提供)



年輕人還買透天嗎?!台灣房屋集團統計金融聯徵中心新增房貸資料顯示,台南20~35歲的年輕購屋族,今年前三季購買透天厝比例佔38%,等於35歲以下的購屋者,每三位就有一人買透天,比起台北三成購屋者只能買小宅,台南真是購屋天堂,透天住宅對台南年輕購屋族來說,仍佔有一席之地!



不過相比十年前同期的51%,台南年輕人買透天的佔比,還是減少了13個百分點,而大樓交易佔比,則增加18個百分點,顯示「捨透天,買大樓」的態勢越趨明顯。



千金難買找不到,台南年輕購屋族對透天也只能割愛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雖大樓產品為目前全台市場主流,台南近幾年大樓產品也增多,但以台南人居住習性,仍偏好有天有地的透天為大宗,因此不少長輩還是會在子女成家時,資助購屋金購買透天,方便同住。不過,台南早期房價基期低,不到千萬就能入手市區透天宅,但近年建設利多豐沛拉抬房價高漲,對預算有限的年輕客群來說,高總價的透天產品負擔相對增高,加上現代年輕人晚婚單身、小家庭成員單純,對坪數需求也大幅降低,受需求改變與房價上揚影響,讓台南年輕購屋族,對透天產品也不得不割愛!



觀察聯徵中心資料,台南今年透天住宅平均鑑估總價為1,345萬元,對比10年前平均總價828萬元,晚十年買要多付517萬元,如以新青安房貸,最高核貸8成,貸款額度最高1,000萬元來換算,產品總價約需落在1250萬元以下,以台南平均透天鑑估行情均已超標,新青安貸好貸滿,對首購族來說,可能也是千金難買找不到。



台南透天客群多35歲以上,仍具有一定的客需支撐



台灣房屋成大東豐加盟店店東劉富賓表示,以現在台南市區新透天平均總價帶,視個案差異,約在1700萬-2500萬元左右,中古透天約在1100萬-1700萬元左右,如要千萬預算以內,市區則要高屋齡或往蛋白重劃區有機會,透天住宅有天有地、空間坪數大、獨立性高有其優勢,但對年輕客群來說,總價好負擔、空間夠用就好,而35歲以下年輕人正值事業巔峰工作忙碌,有管理、免收發包裹、追垃圾車的社區大樓,相對更符合客群需求,尤其現在多數社區規畫有健身房、空中花園或親子遊戲室等多元公設,也是吸引年輕購屋族目光的主因之一。



李家妮說,目前台南購買透天厝的年齡層,多以35歲以上客群為多,不同於年輕族群,中高齡購屋族事業經濟穩、婚後家庭成員多,加上居住習性,對透天仍情有獨鍾,透天宅仍具有一定的客需支撐。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擴大盤點廣建社會住宅2023/12/15發佈

內政部2023年12月14日於行政院院會報告「推動社會住宅成果與提升社宅用地供給精進措施」。近年在政府多元居住政策推動下,包括社會住宅直接興建、包租代管、300億租金補貼及165億中產以下房貸支持方案等措施,讓國內的租屋族、房貸族都能獲得政府照顧。在2024年中央推動社會住宅20萬戶目標即將達成之際,也擬定2025年-2032年住宅政策新目標,未來將擴大土地盤點及精進各項配套措施,並將要求未來整體開發區辦理區段徵收及市地重劃時,在直轄市應留設5%、其餘縣市應留設3%供社會住宅使用並專案讓售給中央政府興辦社宅,另於都市更新及大眾運輸導向開發(TOD)的「容積獎勵」及「增額容積」項目亦需優先納入提供社會住宅,以達成興建25萬戶社會住宅為目標,另持續推動25萬戶包租代管及50萬戶租金補貼,照顧不同族群的居住需求及居住權益。


▲林右昌:居住政策再精進,擴大盤點廣建社會住宅

▲林右昌:居住政策再精進,擴大盤點廣建社會住宅

中央積極推動社會住宅興建工作 短短3年興辦數量已超越地方



林右昌表示,台灣社會住宅的發展,可分為2017-2020年以地方主辦階段,惟2020年起地方興建速度減緩,後由內政部及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來接手加速社會住宅的興建,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國直接興建的社宅戶數達9萬1,189戶,其中中央興辦4萬6,732戶(51%),地方興辦4萬4,457戶(49%)。在短短3年內,中央興辦社會住宅的總數已超越地方,並遍及全台20縣市(含澎湖),完成「社宅環島」里程碑。此外,中央也將在連江與金門開辦,照顧當地及移居民眾就業與居住需求。



下階段將擴大盤點土地 以生活圈方式均衡佈建



林右昌表示,為更貼近實際生活需求,未來直接興建社會住宅將考量人口、產業發展、通勤情形等因素,持續擴大盤點各部會國公有土地,運用低度利用、老舊機關廳舍合作興建社宅及退場學校校地等,充實社會住宅興建儲備土地,讓下階段國家資源能做最有效益的使用。



林右昌進一步表示,為拓展社會住宅土地的多元取得管道,未來各縣市進行整體開發區辦理區段徵收及市地重劃時,必須保留3~5%供社會住宅使用並專案讓售給中央政府興辦社宅。此外,都市更新及大眾運輸導向開發(TOD)的「容積獎勵」及「增額容積」項目也需優先納入提供社會住宅,讓城市開發之際,就預先納入居住規劃,以因應未來周邊整體發展及居住需求。



包租代管與擴大租金補貼也將持續推動穩定達標



林右昌表示,包租代管計畫在公私協力的努力下,現已達每季媒合約7,000戶的規模,計畫累計媒合數達8.9萬戶,有效契約數達6.5萬戶,也持續精進計畫內容,包括主動幫房客接軌300億租金補貼專案,及提供長者換居服務,進一步擴大居住協助對象,同時健全租賃產業發展,未來也會視社會變遷及民眾需求,滾動式調整相關措施,預計2024年可達8萬戶目標。加上300億租金補貼2.0申請期限到2024年底,目前受理申請件數已逾53萬件及核定達32萬件,因此2024年計畫戶數50萬戶必定達標。此外,依據疫後特別條例辦理的「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專案」,自2023年6月開放申請,累計迄今超過74萬戶申請,已有46萬餘戶受3萬元支持金照顧。因此,透過上述多元住宅政策方案,無論是社會住宅的直接興建、包租代管、300億租金補貼及中產房貸支持專案等重大政策都有具體成果,受惠家戶已逾百萬戶。



林右昌最後表示,住宅法修正案也在2023年12月6日公布,明定公益出租人租賃契約資料不得作為租賃所得、房屋稅及地價稅查核依據外,同時也強化育兒家庭的支持,並重申台灣正視民眾居住問題及推動社會住宅等政策起步晚於歐美社會,但是政府持續透過各項實質政策及法令修正等,為國內居住問題提出有效解方,強調住宅政策必須要多元,才能滿足各族群的居住需求及照顧,台灣居住政策已朝正確方向逐步前進,絕不能走回頭路。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體育館帶動房市買氣? 專家點名「這顆蛋」交易量全國第一2023/12/15發佈

台北大巨蛋終於正式啟用,首場運動賽事也帶來人潮和商機。房仲業者依據實價登錄資料,盤點全台可容納萬人以上大型活動場館周邊房市。其中高雄巨蛋交易最熱絡,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已經超過500件交易、漲幅18.5%,但漲勢則以桃園市國立體大體育館周邊邊最驚人,近三年漲幅逼近6成。



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全台8所大型活動場館近三年的交易和漲幅。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高雄巨蛋是舉辦演場會、運動賽事的重要場地之一,周邊也是北高雄的核心發展區,且鄰近高雄捷運巨蛋站,與三鐵共構的左營站僅隔一站。



高雄巨蛋的商圈生活機能佳,不僅有漢神巨蛋購物廣場,陸續將有更多百貨商場進駐,今年單價落在28.6萬元,與2021年相比有近兩成的漲幅,因地段精華及親民的房價,吸引不少民眾購屋置產。


全台8所大型活動場館近三年周邊房市有明顯買氣和漲幅,桃園國立藝大體育館的漲幅最高、高雄巨蛋的交易量最佳。永慶房屋提供

全台8所大型活動場館近三年周邊房市有明顯買氣和漲幅,桃園國立藝大體育館的漲幅最高、高雄巨蛋的交易量最佳。永慶房屋提供

台北小巨蛋則位居房市交易量第二,表現略勝台北大巨蛋。陳金萍指出,台北小巨蛋所處地段精華,周遭商業金融活動熱絡,又有明星學區的加持,深受高資產族群以及有設籍需求的家長青睞,平均單價落在96.3萬元,相較2021年漲幅為12.1%,顯示周邊房市買氣穩定。



至於房價漲幅最多的是桃園市國立體大體育館,近三年房價漲幅高達57.3%。陳金萍說明,位在龜山的A7重劃區的國立體大體育館,經常舉辦大型活動,區域內有捷運優勢,加上面積約22.23公頃的產業專用區開發,串連林口工業區與華亞科技園區,也帶動產業聚落成形。



陳金萍表示,大量就業人口進駐也推升住居需求,讓該區域購屋需求穩定,房價獲得支撐,平均房屋單價從18.5萬元迅速高漲至29.1萬元,以目前2字頭房價來看,仍屬於機場捷運沿線的房價凹陷區,有不少當地就業人口及雙北民眾進駐。



陳金萍分析,大型活動場館能匯聚人潮,也為周邊區域帶來商機,且大多鄰近大眾運輸系統,交通便利、生活機能通常不會太差,房價也相對獲得支撐,目前僅台南市立體育場、高雄國家體育場的房價漲幅,略遜於所在行政區的房市表現。



陳金萍提醒,大型活動場館周遭住宅須留意缺點,如舉辦活動帶來的人潮,可能產生噪音或讓周邊交通嚴重打結,有意在大型活動場館周邊購屋的民眾,不妨多到附近走走看看、實際體驗。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新北賣房增值多,房地合一稅收「大躍進」2023/12/15發佈

依據財政部資料,2023年前11個月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共348.22億元,比2022年同期增加6.4%,新北市2023年前11月稅收年增幅17.6%,其增幅六都最高,且新北市11月稅收共7.17億元,是2023年以來單月新高,年底不動產交易挽回上半年頹勢,不過南二都仍顯低迷,前11月跟2022年同期相比稅收減少。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分析,2023年房市自8月開始受新青安貸拉動,觀望已久的買方紛紛進場,刺激交易量提升,而賣方的部分,2019年以前入手者,多數買在相對低點,且2023年大部分區域房價仍然成長,故轉售有增值,挹注個人房地合一稅收。


▲新北賣房增值多,房地合一稅收年增17.6%,科技業光環褪,南二都稅收減

▲新北賣房增值多,房地合一稅收年增17.6%,科技業光環褪,南二都稅收減

等不到折扣,早買早享受



2023年前11個月個人房地合一稅的稅收王為台中市,總稅收69.91億元、年增6.8%,第二高為新北市,總稅收56.52億元、年增幅17.6%,六都2023年前11月稅收跟2022年同期相比,新北市、台北市、桃園市都有超過1成的年增幅,台南市及高雄市則雙雙走跌;至於11月單月份的個人房地合一稅,繳稅大戶為台中市及新北市,單月稅收都超過7億元,跟2022年11月相比年成長最多者為桃園市,單月稅收5.54億元、年增幅129.1%。



郎美囡表示,上半年房地產市場交易冷清,直到下半年各項政策逐一上路,但價格遲遲沒有下跌,買方有感態勢底定,買氣又受新青安帶動,首購、自住的熱門購屋區域交易攀升,新北市因房價低於台北市、近幾年來重劃區推案量多,購屋量能較高,桃園市也因房價比雙北親民,機捷通車提振桃園市大眾運輸便利性,本身又有多個工業區,就業居住的買盤穩定,奠定價量發展基礎,反觀南二都先前科技業議題過熱,2023年缺乏熱錢,市場交易緊縮明顯,因此稅收跟著衰減。



賣方偏惜售,買方選擇少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政府打炒房但沒有因發拋售潮的其中一個關線,是房地合一稅2.0拉高5年內短期持有轉售的稅率,強化賣方惜售心態,反倒讓市場供給量縮小,平均地權條例子法也不溯及既往,市場沒有拋售潮,買方的選擇有限,房價因此穩定發展,轉售仍有增值。


▲個人房地合一所得稅

▲個人房地合一所得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2023年房地合一稅收恐再創新高2023/12/15發佈

根據財政部統計,2023年11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金額為42億元,年增率高達34%,統計前11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已達348億元,有機會超過2022年的382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2023年房地合一稅收恐再創新高,有機會挑戰400億

▲2023年房地合一稅收恐再創新高,有機會挑戰400億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地合一稅收增加主要有三個因素,第一,2016年後買進的房屋數量越來越多,日後出售時可能遇到房地合一稅的案件數也隨之增加,第二,2016年後買進的不動產價格大幅升值,第三則是房地合一稅2.0拉長短期稅率期間,這幾項因素都導致房地合一稅收越來越多,但同時間市場交易的移轉棟數卻呈現衰退的分化走勢。



統計前11月的房地合一稅收,2023年稅收已達348億元,年增6%,稅收王仍是台中市的69.9億元,年增6.8%;增幅超過10%都是北台灣地區,包括新北市2023年前11月稅收56.5億元,年增幅度高達17.6%,台北市稅收37.6億元,年增12.9%,桃園市則是稅收41.6億元,年增16.9%;南台灣的台南與高雄則大致於2022年同期持平,新竹縣市則是前11月衰退12%與9%。



曾敬德指出,長期持有通常稅最重的是土增稅,但持有7年內就出售的稅最重的就是房地合一稅,房價漲越多房地合一稅越多,建議民眾多利用重購退稅等方式節稅,國稅局也逐漸掌握民眾利用不法的方式避稅,包括虛灌裝修費用等,建議民眾如果有裝修,都要留好包括裝修前後照片、裝修的合約書,裝修費用的收據與匯款單據等證明。


▲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統計

▲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統計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台灣科技新創基地有望進駐北士科?國發會:可創雙贏2023/12/15發佈




台灣科技新創基地有望進駐北士科?國發會:可創雙贏

文/蔣巧薇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簡稱北士科)為台北科技廊道的最後一塊拼圖,擁近25公頃的科技產業專用區,是繼內科、南軟後北市下一個科技產業發展重地。立法委員吳思瑤日前邀集國科會主委吳政忠、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等人考察北士科,盼促成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TA)進駐。台北市地政局表示,市府提供T3、T4兩塊基地供選擇,若國科會有意進駐,可討論讓售或其他方案。



TTA進駐北市科 將達雙贏



吳思瑤指出,由前瞻建設經費支持成立的TTA台北總部,位小巨蛋的空間使用面臨飽和,而北士科開發近完成,位在首都且產業定位皆符合未來發展,是極具競爭力的基地,便積極向行政院長陳建仁及吳政忠極力爭取讓TTA進駐北市科。



台北市議員陳賢蔚也表示,5月份時台北市長蔣萬安已允諾會積極爭取TTA進駐北士科,若北市府能留下TTA,將會是台北成為新創國際樞紐的關鍵助力。



對此,吳政忠表達高度意願,並指出TTA下一階段是打造成為台灣新創國際樞紐,藉由新創聚落可連結更多企業資源導入及金融投資,台北有地利之便,北士科是首選基地,若能成功進駐將會是雙贏的局面。



地政局:土地讓售可討論



地政局表示,北士科科技產業專用區內市府管有的6筆土地(T3、T4、T12、T16、T17、T18街廓)約10公頃,已完成T16、T17、T18的地上權招商,由金仁寶及新光等集團投資進駐;T12於本月1日公告招商至明年1月31日止;T3及T4預計明年第1季招商,目前正在進行招商文件準備作業,國科會的需求可納入招商文件,也可將土地讓售國科會由其自行開發,雙方需再研議。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新青安發威 11月房地合一稅連4紅 台中為繳稅王2023/12/15發佈




新青安發威 11月房地合一稅連4紅 台中為繳稅王

文/蔣巧薇



六都前11月個人房地合一稅統計數據出爐!受益於新青安貸款帶動房市自住需求,今年11月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達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4.2%,連續第4個月正成長,稅收增長地區集中在台北、新北及桃園市;累計前11個月,房地合一稅收總計達348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記錄。



今年前11月個人房地合一稅的稅收以台中市奪冠,總稅收69.91億元、年增6.8%,其次為新北市56.52億元、年增幅17.6%,第三為高雄市44.77億元、年減1.78%。



六都今年前11月稅收跟去年同期相比,新北市、台北市、桃園市都有超過10%的年增幅,不過台南市及高雄市則雙雙走跌。



財政部官員指出,今年房市自住需求旺盛,加上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使得相關稅收表現逐漸穩定。



至於六都11月單月個人房地合一稅,仍是台中市居首,單月稅收約7.7億元,其次是新北市稅收約7.2億元、桃園市稅收約5.5億元。



在稅收增長方面,桃園市11月較去年同期增加3.1億元、年增幅約129%,是年成長最多的縣市,台北市與新北市的稅收增長也分別達到2.6億元和2.3億元。



此外,土地增值稅11月的收入為62億元,雖比去年同期下降近5%,但相比10月增長7.7%。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20萬戶社宅預計2024年底順利達標2023/12/15發佈

行政院長陳建仁2023年12月14日於行政院會聽取內政部「推動社會住宅成果與提升社宅用地供給精進措施」報告後表示,政府自2017年推動社宅政策,在各部會與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下,將於2024年底順利達成20萬戶社宅目標;下階段將以2032年達100萬戶社宅為目標,並以生活圈方式統籌規劃。院長強調,未來各縣市進行整體開發區辦理區段徵收及市地重劃時,必須保留3-5%供社宅使用,並且專案讓售給中央政府興辦社宅;此外,都市更新及大眾運輸導向開發(TOD)的「容積獎勵」及「增額容積」項目,也須優先納入提供社宅,以拓展社宅用地的多元取得管道。


▲20萬戶社宅預計2024年底順利達標 陳揆:下階段社宅以生活圈統籌規劃 預期2032年達100萬戶(資料照片)

▲20萬戶社宅預計2024年底順利達標 陳揆:下階段社宅以生活圈統籌規劃 預期2032年達100萬戶(資料照片)

陳建仁表示,為達成蔡英文總統8年20萬戶社宅政策目標,內政部不斷精進相關作為,2021年起更啟動「中央主導,地方配合」模式,加速社宅的成長量,在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下,2022年度完成環島直接興建社宅,2024年將遍及全國,預期可順利於2024年底達成20萬戶社宅目標,相關政策推動成果值得肯定。



陳建仁指出,下階段社宅以2032年達100萬戶為目標,將以生活圈方式設定,請內政部積極推動辦理,並請各部會持續盤點且積極提供土地供內政部興辦社宅;另請內政部積極盤點相關法令,於整體開發地區納入「社會福利設施用地」或「社宅專用區」。為拓展社宅用地的多元取得管道,未來各縣市進行整體開發區辦理區段徵收及市地重劃時,必須保留3-5%供社宅使用,並且專案讓售給中央政府興辦社宅。此外,都市更新及大眾運輸導向開發(TOD)的「容積獎勵」及「增額容積」項目,也須優先納入提供社宅,使城市開發之際,就能預先納入居住規劃,以因應未來周邊整體發展及居住需求,如期達成下階段社宅政策目標。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央行不升息 房市管制沒加碼2023/12/15發佈

央行理監事2023年12月14日會議決議本次不升息,會前大部分銀行推測本次不升息,美國聯準會先前也宣布利率不變,因此央行選擇不升在市場預料中,而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因不動產貸款成長明顯趨降,央行不再加碼。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2023年經濟下行,不升息在各界預料之內,而土地開發受限於購地貸款限制,不動產貸款之逾放比率在低檔,故房市管制也維持不變,這次確定不升息,讓房市服下定心丸。


▲央行不升息 房市少衝擊,不動產貸款成長趨緩,房市管制沒加碼(資料照片)

▲央行不升息 房市少衝擊,不動產貸款成長趨緩,房市管制沒加碼(資料照片)

投資客退散,打炒房另有它法



郎美囡指出,自2020年以來,央行共祭出5次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5波升息,市場交易量反應出央行升息壓制的效果相當明顯,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市場上的投資買盤消散,預售案量體也縮減,土地交易大幅減少,房市回歸剛性自用,雖然第3季開始房市交易量增加,但並非大增,且是受新青安貸款的帶動,除此之外,囤房稅2.0很有可能明年上路,央行此時無須再對房市加強管制。



房市列入觀察,央行管制不鬆手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認為,本次央行不升息應與台灣通膨走勢及經濟成長率有關,不動產市場表現應非其主要考量。不過從央行這次也並未對房市管控政策鬆手,顯見在央行眼中,房市仍在緊密觀察的名單中,但就央行的角色,穩定經濟發展更為重要。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313315最後頁
共3395筆/共340頁
聯絡資訊
地址:嘉義市西區興業西路113號
電話:05-2313608
05-2313608客服電話
傳真:05-2833555
網站QR Code
http://www.0988789188.tw-Web-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72,025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嘉義建地,嘉義市建地,嘉義縣建地-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