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建地,嘉義市建地,嘉義縣建地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嘉義建地,嘉義市建地,嘉義縣建地.買嘉義可以分割臨路邊建地出售資訊.找便宜的嘉義建地買賣,嘉義建地出售.查詢嘉義建地買賣實價登錄行情,嘉義買建地,請指定嘉義建地網站-www.0988789188.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308310
共3098筆/共310頁
雙北人嫌「北投、內湖」是鄉下?內行笑了:房價漲很兇2023/11/08發佈

城市發展日漸成形,台北更是扮演首善之都,但北投、內湖區卻被網友詬病,認為屬於鄉下地區,不過房仲業者認為,兩地雖然有地緣上的隔閡,交通相對不便利,但近年挾帶重大建設題材,房價更是扶搖直上,有些價格8、9字頭甚至突破百萬,價格直逼雙北市中心,成功翻轉刻板印象。



民眾在PTT論壇發文,自稱在雙北市看房子,陸續走訪信義、大安以及中正區,無法負擔房價於是改找內湖,發現離市中心至少30分鐘車程,查詢網友對內湖也有不少負評,例如抱怨潮濕或交通不方便等,同時認為新北市有不少行政區的條件,似乎也比內湖、北投更優質,還聯想到曾參選台北市長的連勝文,也曾點名內湖黑壓壓一片是鄉下,令人好奇雙北市民的看法?



文章掀起話題,部分網友認為內湖確實偏僻,還表示「進市區要開一段高速公路,感覺都在城外了」、「北投內湖現在還好,30年前真的很鄉下」、「以前舊十六區,木柵和內湖土地當時是最差的,爛到送你都沒人要」、「如果不是去大賣場,住台北市區根本不會去內湖」。



▼北投因距台北市中心較遠,以往房價相對親民。(示意圖/EBC地產王)



綜合網友的觀點,多數意見認為交通是內湖的短版,不過當地房仲業者林小姐提醒,內湖挾帶不少建設題材,包括內科效應、金融媒體產業多以及享有綠地條件等,還有名人置產等消息,目前中古公寓普遍要價5~6字頭,新大樓開價基本超過8字頭,個案甚至擠身百萬俱樂部,買盤多為在地客或首購、低總投資客,而且產品選擇多元,早已翻轉落後鄉下的刻板印象。



北投的房仲業者陳先生分析,北投擁有不少華廈、大樓,能以低價取得北市門牌成為特點,房價比起鄰近的士林、天母更親民,還有淡水信義線通過,房市得以維持競爭力,不過近年在北士科帶動下,房價維持漲勢,區域內的新大樓案單價甚至突破120萬元,價格直逼雙北市中心,儼然成為新的房市熱區。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北市低總價房漲勢兇 3000萬以下房屋十年單價漲28%2023/11/08發佈

台北房價節節攀升,為控制總價,縮小房屋坪數已成普遍現象,在台北市不同總價帶的房屋,平均單價漲幅和房屋坪數減少幅度卻大有不同。房仲業者盤點近 10 年來台北市房屋平均單價、平均坪數和平均總價三者的變化,發現「3000 萬元以下」總價區間的房屋平均單價,近 10 年間每坪增加 16.2 萬元,飆漲 28.4%、漲幅最劇烈。



房仲業者盤點並分為「3000 萬元以下」、「3000 萬 - 7000 萬元」和「7000 萬 - 10000 萬元」三個總價帶區間進行比對,發現總價帶越低的房屋,平均單價漲幅和平均坪數跌幅都更劇烈。



統計顯示,近 10 年來,台北三種總價帶房屋的平均總價都沒有明顯上漲在「7000 萬 - 10000 萬元」區間,平均總價 10 年間僅上漲 2.9%。「3000 萬 - 7000 萬元」和「3000 萬元以下」區間帶的房屋平均總價反而還下跌,分別下跌 0.7% 和 5.3%。



但以每坪單價來看,總價帶越低的房屋,平均單價漲越兇。「3000 萬元以下」總價區間的房屋平均單價,在近 10 年間每坪增加 16.2 萬元,飆漲 28.4%。然而總價帶越高的房屋,平均單價的漲幅卻越顯和緩。「3000 萬 - 7000 萬元」區間的房屋平均單價,10 年間每坪增加 8.4 萬元、漲幅為 11.2%;「7000 萬 - 10000 萬元」區間的房屋平均單價,則增加 3.7 萬元、漲幅 3.8%。



此外,總價帶越低的房屋,坪數縮水的現象也更為明顯。「3000 萬元以下」的房屋平均坪數,在近 10 年間減少了 9.9 坪,減幅高達 28.3%。「3000 萬 - 7000 萬元」總價區間的房屋則減少 6.7 坪,減幅 10.5%;至於「7000 萬 - 10000 萬元」區間的平均坪數甚至沒有減少,反而增加 1.1 坪,增幅 1.1%。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總價 3000 萬元以下的房屋,是台北市房市交易的主力價格帶,因此「3000 萬元以下」總價帶的房市交易相對熱絡,購屋需求穩定,帶動房價明顯上漲;再加上過往單價較低,使得漲幅相對較高。此外,觀察「3000 萬元以下」的平均總價在 10 年間不進反退,顯示建商在房價持續攀高的情況下,為維持絕大多數民眾能夠買得起的總價,不斷縮減房屋坪數,推出低總價的小宅產品因應之。因此台北市「3000 萬元以下」總價帶的房屋,平均單價的漲幅和平均坪數的跌幅,都比其他兩個總價帶的數據來得更為劇烈。



陳金萍也指出,雖然「3000 萬元以下」總價帶房屋的平均單價於近 10 年間漲幅最高,但在三種總價帶區間中,其房屋平均單價仍屬相對低者。未來若房價上漲趨勢不變,台北市「3000 萬元以下」總價帶的房屋,仍有可能進一步出現單價高漲、坪數續縮的狀況。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雙北最強末端站 南勢角年增1成2023/11/08發佈

雙北通勤族倚重捷運系統,捷運站周邊是熱門購屋地點,許多民眾為了找沿線相對低價,會選擇往返市中心距離最遠的末端站,依據實價資料,雙北各條捷運線末端站還在2字頭的僅剩淡水站,而今年房價成長最多為南勢角站,成交均價56.9萬元、年增10.9%。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分析,雙北捷運末端站雖然通勤時間較長,但生活機能大多完備,頗受自用買方青睞,尤其新北市價格相對低、大樓物件多的區域,價格能有發展空間。



各捷運末端站平均房價,多數捷運站周邊已站穩4、5字頭,單價最高是周邊豪宅林立的象山站,平均一坪要價94.1萬元,房價最低為淡水站,平均房價25.8萬元,淡水站跟去年相比成長4.5%,淡水站也是各個末段站中,房價最高跟最低的兩站剛好在淡水信義線的兩端,至於跟去年房價相比,成長最多的是中和新蘆線的南勢角站,今年成交均價56.9萬元,比去年增加10.9%。



住商不動產中和景安加盟店店長丁崑庭指出,近期中永和捷運站周邊房價表現都相當亮眼,相較之下,身為末端站的南勢角站房價較為親民,而且南勢角站周邊新大樓的選擇較多,也可能是房價成長明顯的原因,該站周邊成交主力為大樓二房,總價1千8百萬以內最受歡迎,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以中永和在地買方為主,近幾年台北市及新北市高價區購屋門檻又往上拉高,因此來自台北市及新店區的換屋及首購族越來越多,買氣相當穩固。



觀察各末端站房價漲跌互見,不過跌幅都在2%以內,大部分房價走勢平穩,除了南勢角站,板南線的頂埔站及文湖線的南港展覽館站房價成長也頗為顯著,郎美囡表示,各末端站的生活機能多數已相當成熟,自住比例高,故房價表現穩健,其中,頂埔站房價還有3字頭,與其他站點比較,房價較低,又能快速通往新北市及台北市的市中心,適合有總價考量的自用買方,房價基期低,因此價格漲幅明顯。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他預言房市明年反轉 7大原因:僅小跌結束2023/11/08發佈



▲李同榮預言明年房市將反轉,但僅會小跌或以盤代跌收場。





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住宅使照核發宅數84,414件,創15年新高,代表大批交屋潮即將來臨,而今年Q3住宅開工宅數30,891件,則為近10季最低,開工量下彎與上升的使照完工量呈現5年來首度死亡交叉,。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提出警訊表示,這是第六循環房市反轉的重要訊息,預期2024年Q1正式進入反轉的局面。

李同榮預測,台灣房市將於2024年Q1正式進入反轉的局面,惟房價沒有崩盤危機,將是「以盤代跌或微跌」的格局機率較高,而房市第六循環多頭走勢將會以盤代跌或小跌局面結束,主要有7大原因:

一、技術面高檔轉弱:

技術在高檔,沒有更多利因助漲房市。

二、供給面餘屋大增:

近年預售屋銷售率差、餘屋供給增加,恐引發餘屋與新推案多殺多局面,小建商會先開槍降價。

三、需求面低總價支撐力強:

低總價產品剛需量足,抗跌性強,未來跌幅有限。

四、多空強弱分明:

市場已非全面性上漲,進入漲跌互見的盤整格局,題材性弱且漲高區域面臨價格調降壓力。

五、區域性表現不一:

近幾年大台北因漲幅有限,相對抗跌,桃園表現會較強,中南部漲高區域會領跌,但未來長線仍看好。

六、新政府政策影響:

明年不管是否政黨輪替,新政府投入刺激經濟景氣的效益,決定房市盤整沈澱的時程,以及交易回溫的強度。

七、地緣政治影響力:

全球戰火不斷,會不會有規模擴大危機,或能源危機?全球局勢間接也會觸動兩岸緊張局勢,對房市景氣埋下一顆未定時炸彈,房產業的風險控管不得不慎。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老家想都更 又怕變爛尾樓? 3大訣竅避開地雷建商2023/11/07發佈

近年危老都更熱,但市場卻頻頻出現爛尾樓、建商跑路的資訊,不僅民眾買屋心驚驚,更讓許多與建商都更、合建的屋主相當擔憂。對此,筆者認為,台灣地震頻繁,但房屋老化情形相當嚴重,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佔住宅存量超過一半,在台北甚至超過7成,這些老屋普遍都抗震力不足,因此,台灣老屋進行都更改建,是一個必然的趨勢,而這也大幅增加民眾與建商打交道的機會。



不過,因目前營建成本高漲、房價又上不去,很多危老案、都更案近期壓力都相當大,如果沒有辦法讓房屋能賣得更快、價格賣得更好,在地主與建商談好的條件無法輕易改變且地主不願降低分回比例下,建商利潤勢必被大幅壓縮,實力不夠的建商,出現資金不夠或調度失靈的狀況將頻現,未來建商跑路、出現爛尾樓風險恐怕還是會持續發生。



另外,由於目前進行都更或是危老改建,因過程及法條繁縟,多數屋主會尋求建商協助,但因屋主與建商在蓋房子的專業度與資訊極不對稱,建議民眾這時候在與建商洽談都更合建的過程當中,若想保障自己的權益,一定要花時間學習相關知識,而且要多注意合約內容與確認流程順序。



▼近期陸續有都更危老案,因建商資金問題而變爛尾樓。(示意圖/翻攝GoogleMaps)



以下三大重點是身為屋主(地主)的您,一定要懂的內容。



第一、事前問診把脈 降低未來風險



對於如何避免挑到地雷建商,其實有訣竅,建議民眾事前除上網蒐集資料外,不妨先找專門從事都更、危老的建築師或是都更推動師諮詢,先了解建商的評價與過往的推案實績,盡量避開一案建商、財務實力可能較差的小建商來做初步篩選。



第二、合約內容詳細確認



由於建商的信用與財務資訊不容易完全得知或衡量,建商即便過往有推案實績,甚至建商也同為地主或本身是在地知名老建商,在目前缺工、料漲,工期超長的環境,未來仍有一定程度風險。



▼缺工缺料環境下,即使有推案實績的建商也有風險。(示意圖/EBC地產王張琬聆攝)



民眾與建商的契約簽訂,就需要注意都更合建契約的內容,如:都更的花費、都更的實施方式與分配方式、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的相關的權利義務、工程與完工期限(何時取得建照、取得建照後,多久保證開工、何時完工)、交屋與保固、載明公設比、建材設備等,都需要詳細寫明。



因為眉眉角角很多,建議民眾與建商接洽時,倘若覺得互動的還不錯,能初步信任,在簽訂契約前,可委請專家,擔任顧問以協助屋主(地主)確認合約內容來保障自己權益。



第三、退場機制與違約賠償、延宕罰則要明訂



目前民眾跟建商談都更合建時,多半都只會聚焦「利益分配」,即坪數該怎麼分配、能拿回多少等,卻往往忽略了「能不能拿得到?」「多久才能拿到?」 「如果拿不到該怎辦?」怎麼保護自身權益等問題。建議民眾與建商特別留意契約中「退場機制」與「罰則、違約條款」。



以退場機制來說,由於都更整合期不短,整合期限若沒寫明「日落條款」,稍不慎就可能簽下萬年合約,一旦建商不開發,長期就會被綁死。至於罰則與違約條款,雖然整合階段無罰則,但是合建案「正式啟動」後,相關違約與「故意延宕」等罰則條款就需要訂立在合約中,否則若出狀況,屋主恐求償無門,影響權益。



以上內容民眾若能留意相信應該多少能保障自身權益,不過,面對如今「營建成本飄升」與「房價陷入盤整」這兩大都更推動阻礙,民眾除多留心、小心看合約保護自己外,如果可以利用建材輔助工具如卸震鋼甲等,這類成本不高、創價性高的產品,來替建案創造「新價值」,就可以讓建案更耐震安全、賣相更好、價格賣更高,其實就有機會突破目前的困境,甚至可以在居住者、地主與業者間創造三贏的結果,民眾在與建商談合作時,不妨也可多留意。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新青安催買氣!房市脫離低迷 景氣預測一路開綠燈2023/11/07發佈

台灣房屋集團與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發展中心,發佈最新「台灣房屋市場景氣燈號」及房市景氣預測。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第二季台灣房屋市場景氣燈號為黃藍燈,景氣指標分數39.74,意味房市已逐漸脫離低迷狀態,第三季景氣指標分數為46.62,燈號轉綠,代表房市在第三季回穩;預測第四季景氣指標分數為46.52,2024年第一季與第二季景氣指標分數分別為45.81與44.10,雖仍有波動,但皆位於景氣穩定的綠燈區域,顯示在「剛需撐盤,內需溫和」的格局下,房市發展保持穩健步調。



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今年上、下半年的房市,可說是截然不同的兩樣情,上半年市場受打炒房政策影響,交易量急遽縮減,但Q3新青安優貸政策上路,為房市催出首購買屋潮,也讓下半年的交易量「轉縮為增」,價格亦獲得支撐,因此全年房市可望以「量微縮,價緩漲」收尾。



當前全球經濟正值升息轉降息的轉折點,加上地緣政治、國內大選等變數,各國政府都積極因應政治經濟發展,調整政策降低衝擊,到年底台灣房市雖然大勢底定,但對於價、量仍需動態觀察,置產應回歸購屋動機與需求。而每一種需求都代表時間持有的長度,自住、自用、長期置產、事業開展等長期持有的規劃,以過去歷史經驗來看房價漲多跌少,在自住、經營事業的過程中,資產價值也慢慢在提升。



▼周鶴鳴認為,全年房市可望以「量微縮,價緩漲」收尾。(示意圖/東森新聞)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一般常以房價指數或交易量等單一指標,作為判斷房地產景氣的依據,但單一指標無法反映出整體市場實況,可能導致誤判情勢。有鑒於此,台灣房屋集團與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產學合作,創建國內唯一房市領先指標「台灣房屋市場景氣燈號」,希望更全面地評估市場動能及景氣,並預測未來房市走勢。



台灣房屋市場景氣燈號針對總體環境、生產面、交易面和經濟信心等四大面向,共篩選出17個代表性變數,資料期間為2002年1月至2023年6月,參考國發會景氣對策燈號之指標構成項目的處理方式,將原始資料進行季節調整、去除長期趨勢和標準化調整,再透過主成分分析法,計算出景氣指標,並在95%信心水準下,預測2023年第三季以後的台灣房屋市場景氣指標與五個燈號,分數對應燈號分別為(52.99~100)景氣過熱的紅燈、轉好(46.91~52.99)的黃紅燈、穩定(42.25~46.91)的綠燈、轉壞(36.56~42.25)的黃藍燈,以及低迷(0~36.56)的藍燈。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中央今年1.8萬戶社宅將達標 高雄朝1.9萬戶邁進2023/11/07發佈




拚數字!中央今年1.8萬戶社宅將達標 高雄朝1.9萬戶邁進

文/蔣巧薇



國土管理署近日表示,今年截至10月底,各縣市興辦社會住宅總量已近1.4萬餘戶,年底有望達到1.8萬戶。此外,中央在高雄市推動的社會住宅案「前鎮區興邦安居(一期)新建統包工程」將在本月8日舉行開工典禮,預計2027年5月完工,將提供663戶社會住宅及社區集會空間、托嬰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建立跨世代宜居社區與環境,減輕租屋家庭壓力。



房型多元 交通便捷



「興邦安居」基地位在高雄市前鎮區凱興街及凱福路交叉路口,面積約1公頃,將興建3棟地上14層、地下2層建築,規劃一房型、二房型及三房型等多元房型,其中也包含無障礙房,並預計將取得綠建築、智慧建築及耐震等三大標章。



高雄社宅提前達標



國土署表示,根據行政院2022年審批通過的更新版「社會住宅興辦計畫」,高雄市定下1.2萬戶的社宅目標。為提供市民更優質的居住環境及緩解租賃家庭的經濟壓力,高市府主動提升該目標,現行興辦量近1.6萬戶,並以「人口密集地區優先考慮」、「大眾運輸導向」及「配合地區產業發展」作為選址考量,來加快社會住宅的建設速度及提高供給量。高雄市政府預計2024年底新增超過800戶,中央也計劃提供3千多戶,總計將增加近4千戶,朝目標1.9萬戶邁進。



國土署強調,建設社會住宅需要中央、地方政府及民間的攜手合作。隨著社宅在各地興建及民眾入住後,更能直接體驗到「社會住宅是好宅」。同時還能完善當地托老、托幼服務、公共空間和綠化休憩設施,提升整體生活品質,並與周邊社區共享優質居住環境。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竹北套房該買嗎?網友反應超兩極2023/11/07發佈
住展房屋網

2023年11月6日 週一 下午7:06



竹科工程師:竹北套房該買嗎?網友反應超兩極

文/蔣巧薇



房價高漲,讓不少想買房的年輕人苦不堪言,近期就有一位年薪百萬的竹科工程師,發文指出自己想買房,雖然在竹北高鐵附近看到喜歡的物件,但幾乎都是室內建坪 10 坪以下的套房,因此貸款總額不高,造成沒有幾家銀行願意承做,即使家人願意幫忙,但他還是很猶豫到底要不要衝一波直接買,還是要忍個兩到三年直接買三房,貼文曝光後,就有網友回應,「買啊,怕漲就是追」。



一名網友在《Dcard》上以「竹北套房該衝嗎?」為題表示,自己是竹科工程師,年資已滿 3 個月,月薪扣認股、勞健保等可領4萬元,加上分紅及簽約金後,年薪有150萬元,目前有250至300萬元自備款可以買房,因為希望可以方便回台北,還希望買在步行10分鐘就能到高鐵站的地方,總價大約在1,000 萬元上下,每月貸款在2萬元以內,又想要未來能以小換大,跟上房價的漲幅。



貸款總額過低 被銀行拒絕?



對此原PO表示,但這樣的總價在竹北高鐵附近只有小坪數套房可以選擇,雖然有喜歡的,但貸款總額可能不高,甚至沒有幾家銀行願意做,雖然他的家人表示若真的喜歡幫忙,但他還是很要不要乾脆忍個兩三年直接衝三房。



竹北房價還會漲?高薪中產都在新竹



貼文曝光後,就有網友留言表示,「就是衝,說句難聽的,台灣產業只剩半導體,房地產往半導體靠攏就對了,房地產天花板有台北頂著,新竹沒有漲到跟台北市一樣其實不太合理,龐大高薪中產都在新竹,台北大部分都低薪(300萬元以下),高薪(1000萬以上)的人又太少,根本撐不起來」、「你就自己想嘛,竹北還會不會漲,會就是追」、「買啊,怕漲就是追」。



漲幅同步 小屋換大房困難



但也有另一派網友,有不同看法,「搞不好買了沒多久,就跳槽回內科了,真的要現在衝嗎?不如等個兩三年,你確定會很穩定在竹北了,再衝三房一波」、「不是很建議買套房,建議買兩房,因為未來增值幅度有限。不會有兩房/三房的漲幅,且套房自備要很高4至5成的自備款,以900萬元的套房來說,自備款可能就要400萬元上下,都可以買1,600至1,800的兩房了」、「想要以小換大很難…,我朋友以前買好市多旁邊三房快2,000萬元,現在覺得太小想換,發現房價漲幅根本換不了,原本住的漲到約3,000萬元,但更大的要到4,000萬元,每月繳款負擔太重,只好繼續住下去,以小換大在同地段不適用,因為小的都漲了,大的難道不漲?」。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年底買房「房貸恐卡關」?專家曝2族群要小心2023/11/07發佈

有網友想趁年底買房,沒想到請銀行鑑價估價,業務竟告訴他「貸款額度已經用完」,建議他明年再來申辦房貸,讓他感到非常錯愕。



該名網友在臉書「買房知識家 A你的Q」表示,近期看上一間房子,由於手頭資金不足,想請銀行估價,評估房貸條件後再決定,結果銀行承辦的業務人員,竟表明「年底銀行額度已經用完」,若堅持現在申辦的話,利率會比較高,建議他明年再貸款。



由於現在也才11月初,到年底還有將近2個月的時間,說實話並不短,也讓他不禁好奇,若是在年底前這段時間,真的看到喜歡的房子該怎麼辦,難道只能硬著頭皮辦理條件較差的房貸?



▼網友有想在年底買房,卻在銀行貸款卡關。(示意圖/pixabay)



對此,網友們則經驗分享,銀行確實會有放貸額度問題,不過並非每一家銀行都如此,建議可以透過代書多詢問幾間銀行,「不指定銀行比較方便一點,請代書詢問一下」、「年底有銀行放款額度是真的會額滿,可以換另一家試試」、「跟屋主協調延長到明年撥款交屋,問題可以解決」,不過也有人猜測「銀行只是不想承接你的業務」。



▼專家坦言,銀行確實會有核貸金額上限,部分在年底會更嚴格審核客戶。(示意圖/pixabay)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確實在接近年底,有些銀行會因年度規畫、法規限制,以及環境變動,讓支付貸款額度受限,比方說今年第三季的新青安讓購屋貸款量體增加,便可能打亂銀行之前的規劃,愈近年底就可能在核貸更為嚴格,或是條件沒那麼好,也可能放款時間得拉至隔年。



不過銀行對於自住首購族群的評估傾向風險較低,只要不是信用資產狀況有疑義,應能正常順利核貸,否則如投資客或財務評估不佳才會較需注意,得打聽一些積極衝刺的新銀行,或特別方案。



另一方面,陳炳辰認為,國人買房常會在過完農曆年再決定,即便有意年底買房,相關手續的處理也常會拖延到年後,再加上像銀行這類年底額度產生的狀況,都會表現出從11月到隔年2月農曆年前皆不算房市旺季,除非是預售成屋交屋潮才見量體,不過因為明年房市有望走多,今年的盤整期可能會讓買盤抓緊時間進場,的確要注意產生年底與銀行核貸上的問題,可與賣方先討論相關申貸送件時間,或找長期配合銀行,免於衍生損失。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捷運末端站房價 南勢角增最多 淡水站最親民2023/11/07發佈

雙北通勤族倚重捷運系統,捷運站周邊是熱門購屋地點,許多民眾為了找沿線相對低價,會選擇往返市中心距離最遠的末端站,依據實價資料,雙北各條捷運線末端站還在2字頭的僅剩淡水站,而2023年房價成長最多為南勢角站,成交均價56.9萬元、年增10.9%。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分析,雙北捷運末端站雖然通勤時間較長,但生活機能大多完備,頗受自用買方青睞,尤其新北市價格相對低、大樓物件多的區域,價格能有發展空間。


▲依據實價資料,雙北各條捷運線末端站還在2字頭的僅剩淡水站,而2023年房價成長最多為南勢角站,成交均價56.9萬元、年增10.9%。<br/>

▲依據實價資料,雙北各條捷運線末端站還在2字頭的僅剩淡水站,而2023年房價成長最多為南勢角站,成交均價56.9萬元、年增10.9%。

各捷運末端站平均房價,多數捷運站周邊已站穩4、5字頭,單價最高是周邊豪宅林立的象山站,平均一坪要價94.1萬元,房價最低為淡水站,平均房價25.8萬元,淡水站跟2022年相比成長4.5%,淡水站也是各個末段站中,房價最高跟最低的兩站剛好在淡水信義線的兩端,至於跟2022年房價相比,成長最多的是中和新蘆線的南勢角站,2023年成交均價56.9萬元,比2022年增加10.9%。。



住商不動產中和景安加盟店店長丁崑庭指出,近期中永和捷運站周邊房價表現都相當亮眼,相較之下,身為末端站的南勢角站房價較為親民,而且南勢角站周邊新大樓的選擇較多,也可能是房價成長明顯的原因,該站周邊成交主力為大樓二房,總價1800萬以內最受歡迎,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以中永和在地買方為主,近幾年台北市及新北市高價區購屋門檻又往上拉高,因此來自台北市及新店區的換屋及首購族越來越多,買氣相當穩固。



觀察各末端站房價漲跌互見,不過跌幅都在2%以內,大部分房價走勢平穩,除了南勢角站,板南線的頂埔站及文湖線的南港展覽館站房價成長也頗為顯著,郎美囡表示,各末端站的生活機能多數已相當成熟,自住比例高,故房價表現穩健,其中,頂埔站房價還有3字頭,與其他站點比較,房價較低,又能快速通往新北市及台北市的市中心,適合有總價考量的自用買方,房價基期低,因此價格漲幅明顯。


▲2023vs.2022雙北捷運末端站房價漲跌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308310
共3098筆/共310頁
聯絡資訊
地址:嘉義市西區興業西路113號
電話:05-2313608
05-2313608客服電話
傳真:05-2833555
網站QR Code
http://www.0988789188.tw-Web-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61,188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嘉義建地,嘉義市建地,嘉義縣建地-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