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建地,嘉義市建地,嘉義縣建地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嘉義建地,嘉義市建地,嘉義縣建地.買嘉義可以分割臨路邊建地出售資訊.找便宜的嘉義建地買賣,嘉義建地出售.查詢嘉義建地買賣實價登錄行情,嘉義買建地,請指定嘉義建地網站-www.0988789188.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309311最後頁
共3395筆/共340頁
說好的打炒房咧!結果2023「房價、繼承」都創新高2023/12/28發佈

回顧2023年房市表現,出現移轉棟數量縮,但房價創下歷史新高,同時間因為人口老化等因素影響,繼承移轉棟數也寫下歷史新高;受惠房市景氣維持相對穩定,整體住宅房貸的逾放率2023年最低僅0.06%,法拍移轉與逾放也雙雙寫下新低。不過受到政策影響,建商核發建照數量2023年可能出現衰退,寫下4年以來新低,但前幾年的大量推案潮進入交屋期,2023年核發住宅的使照量則有機會挑戰16年以來的新高量。


▲2023房市回顧!房價、繼承都創新高

▲2023房市回顧!房價、繼承都創新高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信義房價指數統計2023年六都加上新竹,房價都寫下歷史新高,一方面與通膨等因素有關,國人有感台幣越來越薄,二來造價與地價等成本仍居高不下,第三則是市場上似乎有些供不應求,即使政策強力打壓投機等非自用行為,但整體房價仍在2023年寫下歷史新高。



至於各類移轉中,只有繼承移轉年年創高,主要與人口持續老化有關,2023年繼承移轉棟數有機會達到8萬棟,創下歷史新高,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則是約為30萬棟,反而是4年新低;至於法拍移轉量則因為住宅房貸的逾放比率偏低,僅剩下0.06%~0.07%,市場上流入法拍物件變少導致2023年法拍移轉棟數可能寫下統計以來的新低紀錄。



一手市場部分,則受到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影響,投資需求減少,不過2023年則出現政策上路前的上車潮,6月的預售揭露量寫下預售即時揭露以來的單月新高,但有感市場買氣放緩,開發商購地推案動作漸緩,因此2023年一手市場的住宅建照核發數量將創4年新低。



使照則反映過去幾年大量興建潮開始進入交屋期,累計前10月核發住宅建照數量已達9.5萬戶,全年有機會達到11.5萬戶,挑戰2008年以來的新大量。



2023年的重大政策則是平均地權條例上路,私法人購置住宅採許可制,上路後豪宅市場交易量縮,同時限制預售屋換約交易,也導致預售市場自用當道,整個結構出現大幅變化,但投資退場對於市場相對健康,政策方面則包括租金補貼等,但對於房市價量影響最大的則是新青安的優惠房貸,貸款條件比公教人員貸款還優惠,有穩住自用剛性買盤的效果。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桃園地王出爐! 中正路商業區角地18連霸2023/12/28發佈




桃園地王出爐! 中正路商業區角地18連霸

文/蔣巧薇



桃園市政府地政局25日完成2024年公告土地現值及公告地價調整,經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評定通過,「地王」仍由位於桃園區中正路、復興路交叉路口的商業區角地蟬聯,公告土地現值為每坪約153萬元,與2023年每坪約152萬元比較漲幅0.6%。



桃園全市公告土地現值最高之地價區段為桃園區第317號地價區段,每坪約130.6萬元;另公告土地現值最低地價區段為復興區第148號地價區段每坪約562元。



據統計,2024年桃園市地價調整作業期間買賣登記案件數約5.68萬件,與前期5.69萬件相當;成交價格方面,也受到諸多重大開發建設持續推動及整體經濟等因素影響,住宅價格指數及都市地價指數,皆呈現連續上漲趨勢。



桃園市地政局局長蔡金鐘表示,桃園市現今有航空城計畫、捷運沿線等諸多整體開發區內土地,因使用性質變更,造成價值提升,為兼顧地價均衡性及稅賦公平性,公告土地現值應適度合理的反應,開發區調幅占全市調幅比例甚高。



其中因航空城開發面積大,且期程也已進入第2年階段性調整,扣除航空城開發區後全市公告土地現值平均調幅約為3.18%。而公告地價則需綜合考量近2年地價變動情形、經濟狀況、稅負能力、地方財政等,扣除航空城範圍後全市調幅約為7.61%。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中科二期拓建過關 預計2024年中交地台積電2023/12/28發佈




中科二期拓建過關 預計2024年中交地台積電

文/蔣巧薇



內政部昨(26)日召開專案小組會議,審議通過都市計畫變更,擴建中科二期,盼中科園區持續與新竹園區、南科園區共同成為護國神山產業鏈的進駐首選,有效鞏固西部半導體產業走廊的策略成果。



內政部表示,10月26日召開專案小組會議,獲致六大具體建議意見,要求台中市政府及國科會中科管理局補充說明國家2050淨零路徑、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ESG指標,中長程交通系統規劃、公用事業供應及設施設備規劃構想、環境敏感與災害潛勢及防災計畫等。



中科管理局同時說明,獲得出席委員支持通過,後續將由中科管理局循程序辦理用地取得,預計最快2024年中即可交付土地予進駐廠商以及進行公共工程施作。



中科擴建二期,將變更部分農業區及機關用地為89公頃的園區事業專用區及相關公共設施用地,預計未來可創造4,857億元年產值,並引入4,500人就業人口,充實半導體產業量能,也因應氣候變遷及2050淨零路徑策略與目標,明定再生水及再生能源供應期程,呼應永續發展目標。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政府帶頭炒地? 財政部發文駁:配合興辦社宅了2023/12/28發佈




政府帶頭炒地? 財政部發文駁:配合興辦社宅了

文/蔣巧薇



日前房地產專家批評,國產署將大面積國有招標,造成房價創新高,對此,財政部國產署表示,已配合內政部興辦社會住宅所需土地,至於地上權「土地」單價與外界所指房價並不相同。



國產署指出,國有土地屬全體國民所有,其運用以配合公共利益、國土復育、環境保護等政策目的為優先,若無上述政策目的者,始以招標設定地上權方式釋出使用,且國家保有土地所有權,由地上權人依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定容許使用項目及不動產市場需求開發運用,活化國有土地避免閒置,並創造永續財源。



國產署表示,經統計標脫後案件地上權人規劃興建之產品類型相當多元,包括觀光旅館、商場、工廠廠房、醫院等,對於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貢獻良多。



國產署強調,一直以來都很配合內政部推動社會住宅政策,自2022年起就選定招標設定地上權的土地,屬住宅區且符合社會住宅基地選址原則者,均先徵詢中央及地方住宅主管機關確認無興建社會住宅需求,始續行招標設定地上權相關作業。



配合蓋社宅土地 相當19座大安森林公園



國產署指出,截至上個月底,已提供492的公頃國有地,供主管機關興建社宅,已標脫地上權標的共63案作為住宅使用,土地面積約18.3公頃,據調查,地上權市場價格約為附近所有權市場價格5成至7成,於國人有土斯有財觀念下,兩者於不動產市場有其明確區隔,難以類比。



對於媒體批評,國產署標售台北市松江南京捷運及台南市平實營區地上權,有帶頭炒作土地的嫌疑,國產署回應,設定地上權權利金底價為「土地」市價3成至7成,統計近5年標脫地上權案件,評定的權利金底價多為市價3成至4成,且標脫溢價率多在10%以下。



台北市松江南京土地使用分區為商三特(原屬商二),權利金底價為土地市價4成,得標人依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劃作商業辦公產品,而非住宅產品,因此有助於該商圈商業辦公群聚效應。



而台南市平實營區土地使用分區包含住宅區及商業區,權利金底價為土地市價3.9成,得標人刻依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劃中,國產署於該地區並台南市政府合作改良利用興辦平實轉運站,並透過公都更的方式捐贈418戶房地作社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消費者信心連40個月樂觀 2024房市審慎平穩2023/12/28發佈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27日發佈12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當中「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部分,12月調查結果為105.61點,雖較上月下降0.97點,但分數已連續40個月保持100以上的樂觀區間。

 







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討論大半年的囤房稅2.0,12月正式三讀通過,即使政策2024年7月才會上路,但法案拍板難免在短期內推升買方保守心態;加上年底選戰進入白熱化階段,房市相關的政策討論較活躍,部分民眾對房市略顯觀望,使12月指標分數較上月下滑。



12月的分數雖小幅下降,不過年底是國人傳統購屋旺季,且下半年買氣在新青安優貸政策支撐下,表現持續穩健,也使2023年的量縮幅度持續收斂,預估全年全國的買賣移轉棟數,可保持在30萬棟以上,因此12月指標分數連續40個月落在100以上區間,顯示民眾對房市發展的看法偏向正面。



周鶴鳴指出,展望2024房市,觀察的三大重點將著重於「國內外經濟復甦冷熱」、「何時終結升息循環開始降息」,以及「2024下半年囤房稅2.0實施後的效應」;不過選舉結束後,干擾因素趨於淡化,加上軍公教帶頭加薪,內需市場可望更加扎實,因此新年的房市發展,預估將趨向審慎平穩。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高房價不可逆 不動產聯盟總會提解方2023/12/28發佈

不動產聯盟總會27日舉行年終記者會,理事長林正雄指出,房市已降溫,未來新政府應鬆綁選擇性信用管制,房價、地價持續攀升,高價住宅定義已不合時宜,土融限制亦太嚴苛。此外,高房價已成不可逆現象,應加碼新青安貸款結合「促生育政策」,附條件全額貸款,以降低生活壓力、提高生育率。



不動產聯盟總會並選出「明」,為明年房市預測字。林正雄表示,新青安房貸持續發威,大選後局勢底定,三位候選人皆未加碼打炒房,美國聯準會透露降息訊號可望降息進而帶動經濟成長,加上明年起排碳大戶開徵碳費,預估帶動「綠色通膨」,未來五年房屋營造成本將增加15%以上,利空出盡下,房地產業者與消費者都能以清晰明白的心態布局推案與置產,2024年房市可望撥雲見日。



林正雄表示,目前高價住宅標準台北7,000萬元、新北6,000萬元、其他縣市4,000萬元,然而營造成本已大幅提升、都市地價亦持續上漲,加上房市已降溫,這些標準應予以調整,原限貸4成亦應放寬。此外,目前土地融資購地階段只能貸1成,另有1成動工才撥貸且限期動工,使建商只能被迫以不經濟的小基地開發,剩下畸零土地與窳陋建物,影響都市景觀與防災。此外,政府8月推新青安貸款,仍有調整空間,應直接補貼至貸款利率1%,拉高貸款額度至9成,並可結合「促生育政策」使育兒家庭可以得到1成自備款的政府貸款,以全額貸的方式購屋,若五年內再生一胎,自備款可以免予償還,以降低生活壓力、提高生育率。



林正雄表示近年政府推出各項不動產政策帶動房地合一稅、房屋稅不動產相關稅收增加,過去五年超收稅費約1.1兆元,今年亦上看3,700億元,對於政府加碼補貼利息,應有充裕財源。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2023房市大事回顧! 房價、繼承都創高 新青安穩住買盤2023/12/28發佈

回顧2023年房市表現,出現移轉棟數量縮,但房價創下歷史新高,同時間因為人口老化等因素影響,繼承移轉棟數也寫下歷史新高;受惠房市景氣維持相對穩定,整體住宅房貸的逾放率今年最低僅0.06%,法拍移轉與逾放也雙雙寫下新低。不過受到政策影響,建商核發建照數量今年可能出現衰退,寫下4年以來新低,但前幾年的大量推案潮進入交屋期,今年核發住宅的使照量則有機會挑戰16年以來的新高量。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信義房價指數統計今年六都加上新竹,房價都寫下歷史新高,一方面與通膨等因素有關,國人有感台幣越來越薄,二來造價與地價等成本仍居高不下,第三則是市場上似乎有些供不應求,即使政策強力打壓投機等非自用行為,但整體房價仍在今年寫下歷史新高。



至於各類移轉中,只有繼承移轉年年創高,主要與人口持續老化有關,今年繼承移轉棟數有機會達到8萬棟,創下歷史新高,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則是約為30萬棟,反而是4年新低;至於法拍移轉量則因為住宅房貸的逾放比率偏低,僅剩下0.06%~0.07%,市場上流入法拍物件變少導致今年法拍移轉棟數可能寫下統計以來的新低紀錄。



▼回顧2023年房市大事件。(示意圖/pixabay)



一手市場部分,則受到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影響,投資需求減少,不過2023年則出現政策上路前的上車潮,6月的預售揭露量寫下預售即時揭露以來的單月新高,但有感市場買氣放緩,開發商購地推案動作漸緩,因此今年一手市場的住宅建照核發數量將創4年新低。



使照則反映過去幾年大量興建潮開始進入交屋期,累計前10月核發住宅建照數量已達9.5萬戶,全年有機會達到11.5萬戶,挑戰2008年以來的新大量。



2023年的重大政策則是平均地權條例上路,私法人購置住宅採許可制,上路後豪宅市場交易量縮,同時限制預售屋換約交易,也導致預售市場自用當道,整個結構出現大幅變化,但投資退場對於市場相對健康,政策方面則包括租金補貼等,但對於房市價量影響最大的則是新青安的優惠房貸,貸款條件比公教人員貸款還優惠,有穩住自用剛性買盤的效果。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買小套房出租存頭期款 「以小換大」這算盤可行?專家揭3問題2023/12/28發佈



文/李寧】身處在房價驚驚漲的時代,一般小資族想要買房可說是十分不易,若個人收入之於買房,無法一次到位的話,「買小換大」是可行的嗎?



一名網友在「買房知識家 A你的Q」臉書社團上發文詢問,他表示,本身頭期款不夠,有小房換大房的打算,如果買一間小套房來當有房一族,而這間套房不自住,單純用來出租、收租金,藉此慢慢存頭期款,待頭期款的金額夠了再將套房賣掉,作為下一間大房的自備款,如此作法可以嗎?



對此,有投資套房的網友贊同原PO想法,「報酬率高、出租率高、社區管理佳、生活機能好,又低總價好貸款」,這樣的套房其實會很好賣,「目前5間1房1廳大套出租中,只要有實登行情釋出,都是秒殺被買走。」



但也有過來人分享經驗,「剛開始也跟你一樣想法,但是我捏下去買兩房中古屋。頭期款差不多,整個格局就不同了。同樣付出130-150萬頭期款,小套房只能買300萬內(五成),看2分鐘你就想走人了,中古兩房可以拉高到600-700萬(八成)。」



貸款、客源、轉手性 三大考量



不過,有人認為,現下房價易漲難跌的狀況下,想「先求有再求好的操作,和20、30年前相比是相對有難度的」,簡單來說,最終仍是要看想入手的小套房,日後脫手是否容易?或者會有價差嗎?若上述兩者都不成立,該網友建議「就還是慢慢存,且同時提升工作收入。」



究竟該怎麼做才比較好?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想買套房出租來存頭期款,要考慮3個部分,貸款成數、客源及未來轉售難易度,不然一切都是白搭,首先要看銀行願不願意貸款,最理想是8成,但若坪數不到15坪,又不在捷運站周邊,也非首購,在雙北貸款成數恐下降至7成,雙北以外區域只能貸款6成,甚至是更低的成數。



因此,套房的地段最重要,但相對的房價高,投資報酬率也會比較低,建議入手產品以2房為佳,首購族群購買2房,若無信用瑕疵,通常都能貸款到8成,與套房僅6成相比,兩者的自備款相距並不太遠,且未來轉手性也比較好。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一位難求!北市平面車位建案占比 跌破5成2023/12/28發佈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截至12月15日,北北桃竹有規劃車位的新建案(不含透天建案),約76.3%規劃全平面車位,約11.2%規劃全機械車位,並有12.5%建案,同時規劃有平面與機械車位。與去年全年相比,北北桃竹全平面車位建案占比小幅下滑0.1個百分點,全機械車位建案占比下降2.3個百分點,平面、機械車位混合建案占比提升2.4個百分點。



不過在台北市,平面車位卻是供給量少且價格高昂。台北市今年進場銷售的建案中,規劃全平面車位的建案,僅占整體44.7%,較去年全年下滑8.4個百分點,是北北桃竹生活圈中,唯一平面車位建案占比不達五成的區域。也因供給量不多,今年來台北市新建案平面車位平均開價高達342.6萬元/個。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北市全平面車位建案占比下滑,與逾半新建案基地面積低於300坪有關,因基地面積大小關係車道及車位規劃彈性,當基地過小,便難以規劃符合規範的地下坡道及平面車位,對此部分業者會直接規劃全機械車位,另一些業者則會採平面、機械車位混合規劃。



據統計,今年來北市全機械車位建案占比為38.8%,較去年全年上升1.4個百分點,是北北桃竹四區中,最容易見到全機械車位建案的區域。平面、機械車位混合建案占比,也一舉來到16.5%,較去年上升約7個百分點。



桃園平面車位均開價最便宜



今年截至12月15日,新北市全平面車位建案占比達74.8%,較去年全年上升2.2個百分點,而全機械車位建案占比13.3%,平面、機械車位混合建案占比11.9%。儘管新北近年有不少規劃機械車位的小基地危老建案推出,不過今年受三重二重、林口及淡水新市鎮新案積極進場影響,新北市全平面車位建案占比上升,平面車位均開價則約228.7萬元/個。



同樣以重劃區為推案主力的桃園市,全平面車位建案占比高達90.5%,且今年來還沒有規劃全機械車位的建案正式進場銷售,剩下的9.5%則是採平面、機械車位混合規劃的建案。也因桃園全平面車位建案選擇多,平面車位開價相對雙北親民,均開價約173.5萬元/個。



至於新竹縣市,今年全平面車位建案占比達84.4%,與去年全年數據差不多,全機械車位建案占比約1%,低於平面機械車位混合建案占比14.6%。因當地購屋主力為開車通勤的竹科客,有規劃平面車位的建案會更符合市場需求,今年區域新案平面車位平均開價為188.6萬元/個。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提醒,價格相對親民的機械車位,可發揮的增值空間不多,一方面維護上得更為周全,以免對於人、車有安全的風險,另一方面也要考慮車體大小,或開車技術,在便利性上打折扣,交易時都會受到挑戰,民眾得有所留意。至於價值不斐、動輒數百萬元的平面車位亦要觀察所在位置,比方說地下深處,或是角落也都會在用車上造成不便。事實上車位狀況常成為購屋或房價的關鍵因素之一,不少建案還會以車位的挑選作為交易籌碼,印證車位重要性已非配角。


一位難求!北市平面車位建案占比 跌破5成

一位難求!北市平面車位建案占比 跌破5成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2023年房價一片漲聲,首見價跌的竟是新竹「原因曝光」!2024年會是房市買賣好年?2023/12/28發佈

2023年全台總銷金額爆出2.08兆元巨量,年成長7%,創有統計以來新高。但,檢視個案數、戶數等供給指標,年減8%、15%,是2021年以來新低,顯示建商早已悄悄抽手,導致供給面走跌。



房價則受到通膨、營建成本等影響,持續水漲船高。目前全台新案平均開價直逼6字頭,成交價也攀升至每坪54萬,較去年同期雙雙大漲超過1成。



591新建案分析,今年總銷金額雖在房價助攻下再創新高,但政府打炒房仍沒收手,仍持續祭出禁止預售換約、第二戶限貸、囤房稅2.0等,讓建商在下半年紛紛鳴金收兵。



另,歷經多次利空衝擊屹立不搖的房價,短期內不僅未見回檔,隨著新青安房貸吸引買方回籠,更隱約有捲土重來的氣勢,「價漲、量縮」的現象成為今年常態,估計到明年上半年仍會是「各走各的路」。



北市漲最多 新北買氣旺



觀察各縣市,台北市今年在精華區塊指標住宅案、商辦領軍下,除了總銷突破4千億創統計新高,房價開價、成交價均年漲1成多,部分低價位區塊也有建案衝上單價百萬俱樂部,是今年各縣市價漲高的地區。



不過,現階段市場變數多,高資產族出手意願減弱,整體需求疲弱,無論來客、成交速度都位於谷底,選後估計將維持量縮價揚走勢,買氣則以個案表現為主。



受北市高房價外溢效應,新北市今年剛性有買盤撐腰,買氣無虞,只是部分區域苦於房價過熱,下半年銷況開始踩剎車。



至於推案縮水,主要是不少個案為因選舉暫緩,預計明年建商在林口、淡水、三重及板橋等重點區域仍會持續布局,加上與北市之間存有價格優勢,預估量能將迎來一波反彈



桃園銷售全台之冠 台中新案聚焦3區



桃園今年總銷及戶數的縮水幅度高居全台之冠,主要是受到前幾年房市熱絡,建商在當地搶推衝高供給有關。



在各縣市一片「漲」聲中,首見價跌的是新竹。最主要原因是去年在竹北、東區有不少指標案進場墊高價格基期,今年在新竹蛋黃區推案緊縮,公開新案多屬外圍低總價首購產品,591新建案統計預估,明年當地房市將持續量縮,氣氛轉為保守觀望。



台中今年供給量同樣下滑,7月打炒房政策上路前曾逼出一波投資買盤,加上新青安房貸開跑催出剛性需求,買氣一度迎來小陽春。整體來說,現階段台中新案重頭戲仍聚焦在北屯、南屯、西屯等三大區。



以北屯區來說,今年下半年在14期、廍子重劃區雖有不少新案登場,但仍需仰賴建商品牌、低首付及加碼促銷等手段才有辦法順利完銷。



▲台北市今年在商辦、豪宅案支撐下,總銷創近年新高。



台積電到高雄 房市定心丸



台南市今年在329檔期、延推案強力支撐下,為各縣市最火熱的縣市。但也因短期內湧進大量推案,帶動房市急遽發展,市場頗有失速危機,以南科周邊為例,目前善化、永康新案已開出4、5字頭行情,總價千萬內的2、3房產品含車位幾近絕跡。



不僅如此,在東區等精華地段更傳出建案每坪開價差距可達數十萬,導致買氣削弱不少。



高雄在台積電確定動工後,房市吃了定心丸,今年推案重心仍以北高雄橋頭、岡山等地為主。



2024年市場信心回穩 比今年好一點



展望2024年,591新建案總編輯李忠哲表示,隨著選舉等干擾消退,加上新青安房貸、央行暫緩升息等利多鼓舞,市場信心應能逐步回穩。



2024年仍要面臨全球經濟疲軟、地緣政治摩擦、打炒房未歇,甚至買賣雙方對房價認知差距持續擴大等隱憂,房市即便漸入佳境也只會「比今年好一點」,要恢復像前幾年的狂歡派對應有困難,提醒買賣雙方千萬別抱過多期待,以免做出錯誤判斷。







建商核發建照 4年來新低



回顧2023年房市表現,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觀察,移轉棟數量縮,不過,房價卻創下歷史新高。又受人口老化等因素影響,繼承移轉棟數也寫下歷史新高。



受惠於房市景氣維持相對穩定,整體住宅房貸逾放率今年最低僅0.06%,法拍移轉與逾放也雙雙寫下新低。



另,受政策影響,建商核發建照數量今年可能出現衰退,寫下4年以來新低。因前幾年大量推案潮進入交屋期,今年核發住宅的使照量有機會挑戰16年以來的新高量。



曾敬德指出,信義房價指數統計今年6都房價寫下歷史新高,有三個原因:



一、通膨等因素。



二、造價與地價等成本仍居高不下。



三、市場上似乎有些供不應求,即使政策強力打壓投機等非自用行為,整體房價仍在今年寫下歷史新高。



繼承移轉棟數 創歷史新高



至於各類移轉中,只有繼承移轉年年創高,與人口持續老化有關,今年繼承移轉棟數有機會達到8萬棟,創下歷史新高,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則是約為30萬棟,是4年新低。



法拍移轉量則因住宅房貸的逾放比率偏低,僅剩下0.06%~0.07%,市場上流入法拍物件變少導致今年法拍移轉棟數可能寫下統計以來的新低紀錄。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309311最後頁
共3395筆/共340頁
聯絡資訊
地址:嘉義市西區興業西路113號
電話:05-2313608
05-2313608客服電話
傳真:05-2833555
網站QR Code
http://www.0988789188.tw-Web-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72,557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嘉義建地,嘉義市建地,嘉義縣建地-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