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建地,嘉義市建地,嘉義縣建地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嘉義建地,嘉義市建地,嘉義縣建地.買嘉義可以分割臨路邊建地出售資訊.找便宜的嘉義建地買賣,嘉義建地出售.查詢嘉義建地買賣實價登錄行情,嘉義買建地,請指定嘉義建地網站-www.0988789188.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310312最後頁
共3123筆/共313頁
北市近7成銷售中建案 平均開價破百萬2023/11/09發佈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10月底時,近7成台北市銷售中新建案,平均開價超過100萬元/坪,使台北市全區新建案平均開價來到122.9萬元/坪,較去年同期上漲約3.3萬元/坪,年增幅2.76%。北市12個行政區中,中正、大同、中山、松山、大安、信義、士林、南港等8區,建案平均開價都在100萬元/坪以上,至於內湖、文山、萬華及北投等4區,建案平均開價介於80.2至92.8萬元/坪之間。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儘管從平均開價來看,內湖、文山、萬華及北投的建案價位相對低,不過包括內湖四期及五期、萬華捷運西門站周邊、北投北士科園區等,進場建案的開價都早已超過100萬元/坪。



北市每10個建案 6個開價破百萬



統計歷年10月底台北市銷售中新建案開價分布, 2020年北市每坪開價破百萬建案占比為41.8%,2021年占比來到45.2%,2022年占比大幅成長15.4個百分點,來到60.6%,今年占比再上升8.8個百分點,為69.4%,顯示目前北市每10個建案中,就有6個建案的平均開價超過100萬元/坪。



近四年間,每坪平均開價200萬元以上的建案,約占北市整體市場2.3%至3.9%;開價介於150~199萬元的建案占比,2020年為11.3%,今年攀升至21.3%;開價介於100~149萬元的建案占比,2021年曾下滑至27.7%,不過2022年便上升至39.4%,並在今年10月來到45%,顯示100~149萬元是當前北市建案開價主流範圍。



至於每坪平均開價99萬元以下的建案占比,2020年達58.2%,2021年下滑至54.8%,2022年占比僅39.4%,今年10月更只剩下30.6%,四年間大減27.6個百分點。



成采錡表示,北市開價99萬元以下的建案占比迅速下滑,原因除新建案基於成本、行情考量,調升開價外,還包括每坪開價低於百萬元的建案,多數擁有相對低單價優勢,因此就算目前北市整體市況不佳,這類親民價新建案只要產品規劃、環境條件沒有太大問題,銷售表現往往優於區域平均,銷售期也較短。


住展雜誌提供:台北建案開價分布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北市十大熱銷預售屋出爐!西區門戶翻轉 北士科發展優勢最受青睞2023/11/09發佈



台北市最熱銷前三名建案,每3天就至少成交1戶。上為示意圖非當事建案。(攝影/鄭國強)



預售屋具備付款輕鬆、屋況全新與可客變的優勢,受到不少有意購屋的民眾歡迎。永慶房產集團彙整預售屋實價登錄資訊,統計2023年台北市十大熱銷建案,以大同區「首岳」交易105件居冠,北投區「宏普陽明」82件居次,萬華區「安家秀」81件第三,換句話說,前三名建案每3天就至少成交1戶。



西區門戶翻轉!大同、萬華危老、都更建案熱銷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最熱銷建案「首岳」基地坐落大同區寧夏路,是區域內少有的千坪基地建案,生活機能成熟且交通發達,平均單價每坪93.2萬元,平均總價3369萬元。而名列第三的「安家秀」位於萬華區的淡水河畔,享有水岸景觀,鄰近西門商圈與捷運龍山寺站,生活機能便利,平均單價每坪68.1萬元,平均總價2244萬元。



從十大熱銷建案中可以發現,同屬台北市西區的大同區與萬華區共上榜3個建案。陳金萍補充,萬華區與大同區屬於台北市早期開發的地區,生活機能、交通建設都相當完善,老舊社區比例較高,可建築素地稀少,新建案大多透過是老舊建物整合拆除重建或危老都更取得建築基地。近年來,受惠於台北市西區門戶計畫、台北雙星以及台鐵E1、E2與台北郵局三大摩天大樓開發案陸續啟動,西區風華可望重現,建商看好台北西區未來發展積極整合推案,也讓不少偏好購買新房的在地客,或是雙北地區首購、換屋等置產客群進駐。



北士科當紅炸子雞「宏普陽明」單價站上百萬



近年來,受益於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發展,士林北投地區的房市顯得熱絡。陳金萍指出,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號稱是台北市最後一塊大型土地開發案,也是「台北科技走廊」的一塊重要拼圖,隨著指標企業與公共建設的進駐,商辦以及住宅後市看好,紛紛吸引建商插旗推案,而民眾看好區域前景,購屋意願增,讓周邊的「宏普陽明」與「德林哲里」因此而受惠,而在北士科利多效應發酵下,也帶動鄰近捷運沿線房市發展,位於奇岩重劃區旁的「麒源·拓」也表現不俗。



陳金萍說明,「宏普陽明」基地座落北投區北科路,位於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側,鄰近文林國小與福星公園,生活環境舒適,房型規劃為3至4房,是區域內稀有的產品,今年1至8月交易量達82件,銷售狀況佳,平均總價4299萬元,平均單價每坪107.1萬元,已站上百萬大關。而「麒源·拓」與「德林哲里」平均單價6至7字頭,相對親民的房價吸引在地購屋民眾青睞,2建案銷售成績斐然。總戶數51戶的「麒源·拓」已經有50筆交易紀錄,而「德林哲里」總戶數58戶已全數完銷。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北市十大熱銷預售屋出爐 西區、北士科熱門建案3天賣一戶2023/11/09發佈

預售屋具備付款輕鬆、屋況全新等優勢,房仲業者彙整預售屋實價登錄資訊,統計 2023 年台北市十大熱銷建案,以大同區「首岳」交易 105 件居冠,北投區「宏普陽明」82 件居次,萬華區「安家秀」81 件第三,換句話說,前三名建案每 3 天就至少成交 1 戶。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最熱銷建案「首岳」基地坐落大同區寧夏路,是區域內少有的千坪基地建案,生活機能成熟且交通發達,平均單價每坪 93.2 萬元,平均總價 3369 萬元。而名列第三的「安家秀」位於萬華區的淡水河畔,享有水岸景觀,鄰近西門商圈與捷運龍山寺站,生活機能便利,平均單價每坪 68.1 萬元,平均總價 2244 萬元。



統計 2023 年前十大熱銷預售建案,同屬台北市西區的大同區與萬華區共上榜 3 個建案。陳金萍補充,萬華區與大同區屬於台北市早期開發的地區,生活機能、交通建設都相當完善,老舊社區比例較高,可建築素地稀少,新建案大多透過是老舊建物整合拆除重建或危老都更取得建築基地。近年來,受惠於台北市西區門戶計畫、台北雙星以及台鐵 E1、E2 與台北郵局三大摩天大樓開發案陸續啟動,西區風華可望重現,建商看好台北西區未來發展積極整合推案,也讓不少偏好購買新房的在地客,或是雙北地區首購、換屋等置產客群進駐。



近年來,受益於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發展,士林北投地區的房市顯得熱絡。陳金萍指出,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號稱是台北市最後一塊大型土地開發案,也是「台北科技走廊」的一塊重要拼圖,隨著指標企業與公共建設的進駐,商辦以及住宅後市看好,紛紛吸引建商插旗推案,而民眾看好區域前景,購屋意願增,讓周邊的「宏普陽明」與「德林哲里」因此而受惠,而在北士科利多效應發酵下,也帶動鄰近捷運沿線房市發展,位於奇岩重劃區旁的「麒源 · 拓」也表現不俗。



陳金萍說,宏普建設 (2536-TW)「宏普陽明」基地座落北投區北科路,位於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側,鄰近文林國小與福星公園,生活環境舒適,房型規劃為 3-4 房,是區域內稀有的產品,銷售狀況佳,平均總價 4299 萬元,平均單價每坪 107.1 萬元,已站上百萬元大關。而「麒源 · 拓」與「德林哲里」平均單價 6 至 7 字頭,相對親民的房價吸引在地購屋民眾青睞,2 建案銷售成績斐然。總戶數 51 戶的「麒源 · 拓」已經有 50 筆交易紀錄,而「德林哲里」總戶數 58 戶已全數完銷。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彰化交流道特定區計畫5重點,投資要小心2023/11/09發佈

彰化交流道特定區計畫歷經數十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近年來彰化交流道特定區計劃也吸引了許多投資者的目光與行動,而現在如要投資彰交,會是價格的甜蜜點?或是得持續觀望,待整體行情明朗化後再行進場?


▲MyGo家族資產管理辦公室土地開發副總經理 陳祐薇表示,彰化交流道特定區計畫已經遭遇投資客炒地拉抬價格,目前市場價格非常混亂。

▲MyGo家族資產管理辦公室土地開發副總經理 陳祐薇表示,彰化交流道特定區計畫已經遭遇投資客炒地拉抬價格,目前市場價格非常混亂。

根據MyGo家族資產管理辦公室,MyGoBigData地籍大數據顯示:



彰化交流道土地數量超過33,000筆,6大優先發展區約9,000筆,歷經2022~2023年台中投資客的炒作,導致價格混亂,加上地主們售地價預期心態高,開在土地真實成交價格之外,讓區域行情浮現墊價效應,各路行情儼然成為多頭馬車。



MyGo家族資產管理辦公室副總經理陳祐薇提醒投資者,彰交土地高達8成是農業用地,且多數未重劃分配,以及交通道路系統不工整,造成土地面積差異大、臨路地少…等缺陷,容易對土地價值的增長帶來負面效應。



目前數據上看起來,交易數據高低差異非常大,所以彰化交流道特定區的現況並沒有所謂的平均價、行情價,買賣價位仍處於不健康的落點,每塊土地都要作單一的個別評估,一不注意就可能落入價格的圈套。



MyGo家族資產管理辦公室建議本計畫區投資者要注意下述5點:



1、購買彰交土地,必選優先發展區6大區塊,尤其是區塊1與區塊2

彰交土地分為6大區域,其中區塊1為彰美路、彰和路、線東路所圍農業區,而區塊2則有線東路兩側、彰草路與番仔溝排水間農業區,此兩區與彰化的經貿核心以及商業生活中心相鄰,區塊結構富含地理優勢。


▲彰化交流道特定區計畫 優先發展區第一區塊示意圖(左圖)與第一區塊示意圖(右圖)

▲彰化交流道特定區計畫 優先發展區第一區塊示意圖(左圖)與第一區塊示意圖(右圖)

2、土地從公告至實施完成,所需時間極為冗長,因此購地成本一定要夠低。

一般而言,土地公告現值,需要縣市政府歷經調查地價動態,接著劃分不同區段,再依各區段調查買賣案例價格估計區段地價後,提交地價評議委員會評定,再於每年特定時間公告土地現值,後續還要歷經長久的土地公告地價程序,接著直到公展與實施還有漫漫長路要走。其間也可能產生許多的變化,所以投資者在購買土地時,應充分壓低購地成本,減少因時程耗費所帶來的風險,相對安全又有效的放大資本利得。



3、投資彰交土地如遇上前手炒家炒作價格,購地後轉手難



彰交土地在近兩年,遇上投資客進場大量操作,企圖壟斷土地的供給鏈,作不合理的低買高賣,再倒貨給其他的投資客,後續一般投資者如果不幸接刀,屆時在政策改變或不可抗力的因素下,想轉手?簡直難上加難!



4、尤其要注意土管規定,未來配地後兩年是否強制開發,否則國家會收回土地

政府為了防止投資客有養地、炒地皮的行為,限制得標人應於規定期限內進行開發使用,否則政府得以原決標價買回土地,因此投資者在購買土地時應先注意政府相關的土地管制規定,以免造成損失。

5、產專用地價值遠低於住宅用地,農地成本不可以高於當地工業用地的1/3

一般而言,產專用地雖面積較大,但相對的土地價值也遠遠低於住宅用地,因此投資者若要購買農地,在成本的考量上需注意要低於當地工業用地的3分之1,後續脫手時才有合理的獲利。



MyGo家族資產管理辦公室土地開發副總經理 陳祐薇表示,彰化交流道特定區計畫已經遭遇投資客炒地拉抬價格,目前市場價格非常混亂。理性投資考量下,投資人要跳脫炒地客設下的墊價獲利陷阱,投資人需要查實每筆土地背後是否是真實地主或炒作的投資客。另外,慎選有大數據依據且具備都計、地政、建築背景的土地開發團隊來分析交易土地,才能避免買到加價過高的土地。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單價越低漲越兇 北市3千萬以下房屋10年單價上漲28.4%、坪數減少28.3%2023/11/08發佈



盤點近10年來台北市三種不同總價帶的單價和坪數變化,發現總價帶越低的房屋,平均單價的漲幅和平均坪數的跌幅都更為劇烈。(圖片來源/永慶房屋提供)



台北房價節節攀升,為控制總價,縮小房屋坪數已成普遍現象。但在台北市,不同總價帶的房屋,平均單價的漲幅和房屋坪數減少的幅度卻大有不同。永慶房屋盤點近10年來台北市房屋平均單價、平均坪數和平均總價三者的變化,並分為「3000萬元以下」、「3000萬-7000萬元」和「7000萬-10000萬元」三個總價帶區間進行比對後發現,總價帶越低的房屋,平均單價的漲幅和平均坪數的跌幅都更為劇烈。



總價帶越低的房屋,單價漲越兇



近10年來,台北三種總價帶房屋的平均總價都沒有明顯上漲(表一)。在「7000萬-10000萬元」區間,平均總價10年間僅上漲2.9%。「3000萬-7000萬元」和「3000萬元以下」區間帶的房屋平均總價反而還下跌,分別下跌0.7%和5.3%。



但以單價觀之,總價帶越低的房屋,平均單價漲越兇。「3000萬元以下」總價區間的房屋平均單價,在近10年間每坪增加16.2萬元,飆漲28.4%(表二)。然而總價帶越高的房屋,平均單價的漲幅卻越顯和緩。「3000萬-7000萬元」區間的房屋平均單價,10年間每坪增加8.4萬元、漲幅為11.2%;「7000萬-10000萬元」區間的房屋平均單價,則增加3.7萬元、漲幅3.8%。



北市3000萬以下住宅交易熱絡,房屋單價推升明顯



此外,總價帶越低的房屋,坪數縮水的現象也更為明顯。「3000萬元以下」的房屋平均坪數,在近10年間減少了9.9坪,減幅高達28.3%。「3000萬-7000萬元」總價區間的房屋則減少6.7坪,減幅10.5%;至於「7000萬-10000萬元」區間的平均坪數甚至沒有減少,反而增加1.1坪,增幅1.1%(表三)。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總價3000萬元以下的房屋,是台北市房市交易的主力價格帶,因此「3000萬元以下」總價帶的房市交易相對熱絡,購屋需求穩定,帶動房價明顯上漲;再加上過往單價較低,使得漲幅相對較高。此外,觀察「3000萬元以下」的平均總價在10年間不進反退,顯示建商在房價持續攀高的情況下,為維持絕大多數民眾能夠買得起的總價,不斷縮減房屋坪數,推出低總價的小宅產品因應之。因此台北市「3000萬元以下」總價帶的房屋,平均單價的漲幅和平均坪數的跌幅,都比其他兩個總價帶的數據來得更為劇烈。



陳金萍也點出,雖然「3000萬元以下」總價帶房屋的平均單價於近10年間漲幅最高,但在三種總價帶區間中,其房屋平均單價仍屬相對低者。未來若房價上漲趨勢不變,台北市「3000萬元以下」總價帶的房屋,仍有可能進一步出現單價高漲、坪數續縮的狀況。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雙北人嫌「北投、內湖」是鄉下?內行笑了:房價漲很兇2023/11/08發佈

城市發展日漸成形,台北更是扮演首善之都,但北投、內湖區卻被網友詬病,認為屬於鄉下地區,不過房仲業者認為,兩地雖然有地緣上的隔閡,交通相對不便利,但近年挾帶重大建設題材,房價更是扶搖直上,有些價格8、9字頭甚至突破百萬,價格直逼雙北市中心,成功翻轉刻板印象。



民眾在PTT論壇發文,自稱在雙北市看房子,陸續走訪信義、大安以及中正區,無法負擔房價於是改找內湖,發現離市中心至少30分鐘車程,查詢網友對內湖也有不少負評,例如抱怨潮濕或交通不方便等,同時認為新北市有不少行政區的條件,似乎也比內湖、北投更優質,還聯想到曾參選台北市長的連勝文,也曾點名內湖黑壓壓一片是鄉下,令人好奇雙北市民的看法?



文章掀起話題,部分網友認為內湖確實偏僻,還表示「進市區要開一段高速公路,感覺都在城外了」、「北投內湖現在還好,30年前真的很鄉下」、「以前舊十六區,木柵和內湖土地當時是最差的,爛到送你都沒人要」、「如果不是去大賣場,住台北市區根本不會去內湖」。



▼北投因距台北市中心較遠,以往房價相對親民。(示意圖/EBC地產王)



綜合網友的觀點,多數意見認為交通是內湖的短版,不過當地房仲業者林小姐提醒,內湖挾帶不少建設題材,包括內科效應、金融媒體產業多以及享有綠地條件等,還有名人置產等消息,目前中古公寓普遍要價5~6字頭,新大樓開價基本超過8字頭,個案甚至擠身百萬俱樂部,買盤多為在地客或首購、低總投資客,而且產品選擇多元,早已翻轉落後鄉下的刻板印象。



北投的房仲業者陳先生分析,北投擁有不少華廈、大樓,能以低價取得北市門牌成為特點,房價比起鄰近的士林、天母更親民,還有淡水信義線通過,房市得以維持競爭力,不過近年在北士科帶動下,房價維持漲勢,區域內的新大樓案單價甚至突破120萬元,價格直逼雙北市中心,儼然成為新的房市熱區。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北市低總價房漲勢兇 3000萬以下房屋十年單價漲28%2023/11/08發佈

台北房價節節攀升,為控制總價,縮小房屋坪數已成普遍現象,在台北市不同總價帶的房屋,平均單價漲幅和房屋坪數減少幅度卻大有不同。房仲業者盤點近 10 年來台北市房屋平均單價、平均坪數和平均總價三者的變化,發現「3000 萬元以下」總價區間的房屋平均單價,近 10 年間每坪增加 16.2 萬元,飆漲 28.4%、漲幅最劇烈。



房仲業者盤點並分為「3000 萬元以下」、「3000 萬 - 7000 萬元」和「7000 萬 - 10000 萬元」三個總價帶區間進行比對,發現總價帶越低的房屋,平均單價漲幅和平均坪數跌幅都更劇烈。



統計顯示,近 10 年來,台北三種總價帶房屋的平均總價都沒有明顯上漲在「7000 萬 - 10000 萬元」區間,平均總價 10 年間僅上漲 2.9%。「3000 萬 - 7000 萬元」和「3000 萬元以下」區間帶的房屋平均總價反而還下跌,分別下跌 0.7% 和 5.3%。



但以每坪單價來看,總價帶越低的房屋,平均單價漲越兇。「3000 萬元以下」總價區間的房屋平均單價,在近 10 年間每坪增加 16.2 萬元,飆漲 28.4%。然而總價帶越高的房屋,平均單價的漲幅卻越顯和緩。「3000 萬 - 7000 萬元」區間的房屋平均單價,10 年間每坪增加 8.4 萬元、漲幅為 11.2%;「7000 萬 - 10000 萬元」區間的房屋平均單價,則增加 3.7 萬元、漲幅 3.8%。



此外,總價帶越低的房屋,坪數縮水的現象也更為明顯。「3000 萬元以下」的房屋平均坪數,在近 10 年間減少了 9.9 坪,減幅高達 28.3%。「3000 萬 - 7000 萬元」總價區間的房屋則減少 6.7 坪,減幅 10.5%;至於「7000 萬 - 10000 萬元」區間的平均坪數甚至沒有減少,反而增加 1.1 坪,增幅 1.1%。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總價 3000 萬元以下的房屋,是台北市房市交易的主力價格帶,因此「3000 萬元以下」總價帶的房市交易相對熱絡,購屋需求穩定,帶動房價明顯上漲;再加上過往單價較低,使得漲幅相對較高。此外,觀察「3000 萬元以下」的平均總價在 10 年間不進反退,顯示建商在房價持續攀高的情況下,為維持絕大多數民眾能夠買得起的總價,不斷縮減房屋坪數,推出低總價的小宅產品因應之。因此台北市「3000 萬元以下」總價帶的房屋,平均單價的漲幅和平均坪數的跌幅,都比其他兩個總價帶的數據來得更為劇烈。



陳金萍也指出,雖然「3000 萬元以下」總價帶房屋的平均單價於近 10 年間漲幅最高,但在三種總價帶區間中,其房屋平均單價仍屬相對低者。未來若房價上漲趨勢不變,台北市「3000 萬元以下」總價帶的房屋,仍有可能進一步出現單價高漲、坪數續縮的狀況。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雙北最強末端站 南勢角年增1成2023/11/08發佈

雙北通勤族倚重捷運系統,捷運站周邊是熱門購屋地點,許多民眾為了找沿線相對低價,會選擇往返市中心距離最遠的末端站,依據實價資料,雙北各條捷運線末端站還在2字頭的僅剩淡水站,而今年房價成長最多為南勢角站,成交均價56.9萬元、年增10.9%。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分析,雙北捷運末端站雖然通勤時間較長,但生活機能大多完備,頗受自用買方青睞,尤其新北市價格相對低、大樓物件多的區域,價格能有發展空間。



各捷運末端站平均房價,多數捷運站周邊已站穩4、5字頭,單價最高是周邊豪宅林立的象山站,平均一坪要價94.1萬元,房價最低為淡水站,平均房價25.8萬元,淡水站跟去年相比成長4.5%,淡水站也是各個末段站中,房價最高跟最低的兩站剛好在淡水信義線的兩端,至於跟去年房價相比,成長最多的是中和新蘆線的南勢角站,今年成交均價56.9萬元,比去年增加10.9%。



住商不動產中和景安加盟店店長丁崑庭指出,近期中永和捷運站周邊房價表現都相當亮眼,相較之下,身為末端站的南勢角站房價較為親民,而且南勢角站周邊新大樓的選擇較多,也可能是房價成長明顯的原因,該站周邊成交主力為大樓二房,總價1千8百萬以內最受歡迎,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以中永和在地買方為主,近幾年台北市及新北市高價區購屋門檻又往上拉高,因此來自台北市及新店區的換屋及首購族越來越多,買氣相當穩固。



觀察各末端站房價漲跌互見,不過跌幅都在2%以內,大部分房價走勢平穩,除了南勢角站,板南線的頂埔站及文湖線的南港展覽館站房價成長也頗為顯著,郎美囡表示,各末端站的生活機能多數已相當成熟,自住比例高,故房價表現穩健,其中,頂埔站房價還有3字頭,與其他站點比較,房價較低,又能快速通往新北市及台北市的市中心,適合有總價考量的自用買方,房價基期低,因此價格漲幅明顯。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他預言房市明年反轉 7大原因:僅小跌結束2023/11/08發佈



▲李同榮預言明年房市將反轉,但僅會小跌或以盤代跌收場。





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住宅使照核發宅數84,414件,創15年新高,代表大批交屋潮即將來臨,而今年Q3住宅開工宅數30,891件,則為近10季最低,開工量下彎與上升的使照完工量呈現5年來首度死亡交叉,。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提出警訊表示,這是第六循環房市反轉的重要訊息,預期2024年Q1正式進入反轉的局面。

李同榮預測,台灣房市將於2024年Q1正式進入反轉的局面,惟房價沒有崩盤危機,將是「以盤代跌或微跌」的格局機率較高,而房市第六循環多頭走勢將會以盤代跌或小跌局面結束,主要有7大原因:

一、技術面高檔轉弱:

技術在高檔,沒有更多利因助漲房市。

二、供給面餘屋大增:

近年預售屋銷售率差、餘屋供給增加,恐引發餘屋與新推案多殺多局面,小建商會先開槍降價。

三、需求面低總價支撐力強:

低總價產品剛需量足,抗跌性強,未來跌幅有限。

四、多空強弱分明:

市場已非全面性上漲,進入漲跌互見的盤整格局,題材性弱且漲高區域面臨價格調降壓力。

五、區域性表現不一:

近幾年大台北因漲幅有限,相對抗跌,桃園表現會較強,中南部漲高區域會領跌,但未來長線仍看好。

六、新政府政策影響:

明年不管是否政黨輪替,新政府投入刺激經濟景氣的效益,決定房市盤整沈澱的時程,以及交易回溫的強度。

七、地緣政治影響力:

全球戰火不斷,會不會有規模擴大危機,或能源危機?全球局勢間接也會觸動兩岸緊張局勢,對房市景氣埋下一顆未定時炸彈,房產業的風險控管不得不慎。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老家想都更 又怕變爛尾樓? 3大訣竅避開地雷建商2023/11/07發佈

近年危老都更熱,但市場卻頻頻出現爛尾樓、建商跑路的資訊,不僅民眾買屋心驚驚,更讓許多與建商都更、合建的屋主相當擔憂。對此,筆者認為,台灣地震頻繁,但房屋老化情形相當嚴重,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佔住宅存量超過一半,在台北甚至超過7成,這些老屋普遍都抗震力不足,因此,台灣老屋進行都更改建,是一個必然的趨勢,而這也大幅增加民眾與建商打交道的機會。



不過,因目前營建成本高漲、房價又上不去,很多危老案、都更案近期壓力都相當大,如果沒有辦法讓房屋能賣得更快、價格賣得更好,在地主與建商談好的條件無法輕易改變且地主不願降低分回比例下,建商利潤勢必被大幅壓縮,實力不夠的建商,出現資金不夠或調度失靈的狀況將頻現,未來建商跑路、出現爛尾樓風險恐怕還是會持續發生。



另外,由於目前進行都更或是危老改建,因過程及法條繁縟,多數屋主會尋求建商協助,但因屋主與建商在蓋房子的專業度與資訊極不對稱,建議民眾這時候在與建商洽談都更合建的過程當中,若想保障自己的權益,一定要花時間學習相關知識,而且要多注意合約內容與確認流程順序。



▼近期陸續有都更危老案,因建商資金問題而變爛尾樓。(示意圖/翻攝GoogleMaps)



以下三大重點是身為屋主(地主)的您,一定要懂的內容。



第一、事前問診把脈 降低未來風險



對於如何避免挑到地雷建商,其實有訣竅,建議民眾事前除上網蒐集資料外,不妨先找專門從事都更、危老的建築師或是都更推動師諮詢,先了解建商的評價與過往的推案實績,盡量避開一案建商、財務實力可能較差的小建商來做初步篩選。



第二、合約內容詳細確認



由於建商的信用與財務資訊不容易完全得知或衡量,建商即便過往有推案實績,甚至建商也同為地主或本身是在地知名老建商,在目前缺工、料漲,工期超長的環境,未來仍有一定程度風險。



▼缺工缺料環境下,即使有推案實績的建商也有風險。(示意圖/EBC地產王張琬聆攝)



民眾與建商的契約簽訂,就需要注意都更合建契約的內容,如:都更的花費、都更的實施方式與分配方式、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的相關的權利義務、工程與完工期限(何時取得建照、取得建照後,多久保證開工、何時完工)、交屋與保固、載明公設比、建材設備等,都需要詳細寫明。



因為眉眉角角很多,建議民眾與建商接洽時,倘若覺得互動的還不錯,能初步信任,在簽訂契約前,可委請專家,擔任顧問以協助屋主(地主)確認合約內容來保障自己權益。



第三、退場機制與違約賠償、延宕罰則要明訂



目前民眾跟建商談都更合建時,多半都只會聚焦「利益分配」,即坪數該怎麼分配、能拿回多少等,卻往往忽略了「能不能拿得到?」「多久才能拿到?」 「如果拿不到該怎辦?」怎麼保護自身權益等問題。建議民眾與建商特別留意契約中「退場機制」與「罰則、違約條款」。



以退場機制來說,由於都更整合期不短,整合期限若沒寫明「日落條款」,稍不慎就可能簽下萬年合約,一旦建商不開發,長期就會被綁死。至於罰則與違約條款,雖然整合階段無罰則,但是合建案「正式啟動」後,相關違約與「故意延宕」等罰則條款就需要訂立在合約中,否則若出狀況,屋主恐求償無門,影響權益。



以上內容民眾若能留意相信應該多少能保障自身權益,不過,面對如今「營建成本飄升」與「房價陷入盤整」這兩大都更推動阻礙,民眾除多留心、小心看合約保護自己外,如果可以利用建材輔助工具如卸震鋼甲等,這類成本不高、創價性高的產品,來替建案創造「新價值」,就可以讓建案更耐震安全、賣相更好、價格賣更高,其實就有機會突破目前的困境,甚至可以在居住者、地主與業者間創造三贏的結果,民眾在與建商談合作時,不妨也可多留意。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310312最後頁
共3123筆/共313頁
聯絡資訊
地址:嘉義市西區興業西路113號
電話:05-2313608
05-2313608客服電話
傳真:05-2833555
網站QR Code
http://www.0988789188.tw-Web-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62,308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嘉義建地,嘉義市建地,嘉義縣建地-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